《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2)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2014年贵州师范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名词解释
意识: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和属性,是物
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实践性、自
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征。
联系:质食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
相互作用对的关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规律: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的意识活动受其制约。
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统一
分别体现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又称统一性,使之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
性质和趋势,包括两个反面的含义:矛盾着的对立方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着的对立方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
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而斗争形势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势,可分为对抗性丢证和非对抗及抗性斗争两种基本形式
上一篇:腹部体格检查操作方法与流程
下一篇:文献检索技巧(常见的文献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