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_人际素质分量表的编(2)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分享
第3期
2.2条目库的建立
条目来自国内外相关量表中个别适合的条目与
根据理论构架和实践要求自行编制的条目。
条目筛选的原则为,通过预测验,根据条目的统计学指标筛选,这是传统编制量表的最基本方法。本测验在筛选条目时,又增加了一条原则,即条目在符合统计学要求的前提下,必须再经课题组专家认可。即必须做到:有理论依据,统计依据,专家组讨论认可。力求每一个条目精确、简练。
2.3试测与量表形成试测要求:
(1)测验方式为集体施测,以班级为单位;
(2)其他:无须填写姓名;给每个被
试1份小礼物。
第一次试测:2004年4 ̄9月,编制出初测题目42个。2004年12月,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总表中的一部分,在北京、天津、重庆、广州4城市抽取了8所学校,20多个班,共测学生1900多名,获有效例数1765例。将数据统一输入计算机,经数据分析、并结合编制量表的观点删改条目。经反复修改完成后,余24个条目。
第二次试测:2005年5月制成第二次初测题本,6月下旬,在天津市抽取3所中学的3个年级进行第二次试测,共测480人,获有效数据474例。经统计分析,获得量表的各心理测量学初级指标。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课题组各位专家共同讨论,对条目进行逐条推敲,考察每一条目与所属维度的理论关联程度,删除意义含糊或重复的条目,修改有歧义和多重含义的条目,结合区分度计算的结果,删掉3个条目。对条目进行逐条推敲后,获得正式施测题21个条目。
第3次测验:2005年10月,在天津市中小学生中,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发放问卷1421份,获有效问卷1400份。
重测:2005年3 ̄4月在天津市两所初中组织了重测。重测间隔时间为3周;重测人数4454人。
2.4信效度计算
根据施测结果,采用SPSS11.0对条目进行区
分度计算和量表的信、效度分析。3
结果
3.1
因素分析
首先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法,正交旋转后得到
因素负荷大于1的因子为3个,可解释的总方差数
169
为34.527%。结果见图1和表1。
54值
征3特21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因子数
图1
人际素质分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碎石图
表1
因子负荷矩阵
因子1
因子2
因子3
a260.616a100.566a420.547a20.505a820.504a1060.500a1300.499a340.489a1140.469a980.428a180.374
a1440.669a1220.604a1580.591a1510.500a900.465a1370.330
a500.699a660.589a580.545a74
0.464
注:a26,a10等代表人际素质分量表的条目在总调查表中的编号。
通过因素分析,得到了特征值大于1的三个因子(维度),从因子所包含的条目内容看,因子1主要反映了在人际交往中,有利于建立积极、良好人际关系的个人品质和能力。包括自信、敏感、热情、机智、表达能力强、合作、自我监控等,因而命名为人际交往能力。因子2所包含的条目内容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