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_人际素质分量表的编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分享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3):168~171
StudiesofPsychologyandBehavior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的编制*
马惠霞
白学军
300074)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
摘要研究目的是编制一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人际素质分量表。根据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理论,心理健
康素质人际素质分量表结构包括3个维度,即人际交往能力、人际知觉和人际调控,共编制21个条目。本文就3次施测的结果分析了该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重测信度和结构效度。结果表明,心理健康素质人际素质分量表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测量青少年人际心理健康素质的工具。关键词分类号
心理健康素质,人际素质分量表,信度,效度。
B848.9
1
引言
人际交往是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需
gence)和第7种(interpersonalintelligence)智力
都与人际交往能力有关[3]。Schutte等人在一项系
列研究中,考察了情绪智力和人际关系的联系,认为情绪智力是导致人际吸引的个人素质;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人的通情、社交情境中的自我监控能力、社交技能和合作的态度都很重要
[4]
要。通过人际交往建立积极的、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国内有关心理素质的许多研究,都将人际交往能力、人际适应、人际交往品质或人际关系等作为不同人群的心理素质中的一种成分或亚成分
[1]
。
心理健康素质是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我国在2010年建成小康社会对人的健康素质的要求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逻辑顺序为素质—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素质。沈德立等认为,人际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健康素质的组成成分之一
[5]
,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际心理素质在素质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国内对于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因此,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英文communication一词就具有沟通、交际的涵义,没有单独的“交往”一词的英文表达。前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始于德文的“交往”涵义大于沟通,并且认为人际交往的过程包括三个子过程,即人际知觉、人际沟通、人际相互作用。在我国,章志光、金盛华等认为,人际之间的相互作用,就过程而言,动态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称为人际交往;而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建立起来的稳定情感称作人际关系
[2]
。据此,本
文拟通过探讨人际心理健康素质的内涵与结构,编制一份评估青少年人际心理健康素质的量表,为研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提供评估工具之一,也为找到培养和提高青少年人际心理健康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依据。
2
2.1
编制过程与方法
维度的确立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结合心理健康素质的有
。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
严格区分这两个名词,只有在专门讨论概念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和静态人际关系都属于交往的范围。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以及国外有关情绪智力的研究都涉及人际交往的问题。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第6种(intrapersonalintelli-
收稿日期:2006-8-10
关论述,将人际心理健康素质界定为:在交往中,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觉察、体验他人交往的需求,并适时作出适宜反应的能力。作为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一个分量表,具体包括人际知觉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人际沟通的表达能力和调控能力。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03JZD0029项目的资助。
作者简介:马惠霞,女,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教授,博士后。Email:mhx824@163.com。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