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贵州特岗教师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精选复习资料(三)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2015贵州特岗教师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精
选复习资料(三)
2015年贵州特岗教师笔试备考指导:http://www.77cn.com.cn/zg/2015gz_tgbk/
1.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出版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教育学》。
2.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教育过程》中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出了早期学习和发展学习的理论。
3.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德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第一次在党的报告中全面、完整、系统地表述教育方针。
6.中国早在四千多年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7.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
8.实现终身教育基本条件:学习化社会的建立。
9.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建构教育学体系的是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必须把论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教育目的:培养真正善良的人。四段教学法:了解、联想、系统、方法。后来他的学生把了解分为预备和提示两部分。
10.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
11.师生关系的两种对立观点:教师中心论,其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儿童中心论,其代表人物是杜威。
12.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13.1997年10月29日,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素质教育“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更多请访问:中公贵州教师考试网
http://www.77cn.com.cn/
本特征地教育”。 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
14.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根本标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5.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
16.课程的分类,按课程的设计形式: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按学生选择课程的主动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按课程任务: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按课程制订者: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17.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
18.义务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指定性内容和非指定性内容两部分。
19.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20.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中。
21.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2.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包括: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的能力,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体态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教育科研能力。
23.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199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9月,教育部又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24.课程的核心:各门学科设置的顺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25.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社会、知识和学生。
更多请访问:中公贵州教师考试网
http://www.77cn.com.cn/
上一篇:常见美国研究生申请截止时间
下一篇:化工原理期末试题-1-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