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下养老制度改革的研究(3)

时间:2025-07-12

考虑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老龄化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选择与之适应的模式。1991年6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制度改革的决定》要求养老制度应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改革发展、基金筹集模式由现收现付模式转化为部分积累模式。但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来的特殊性,我国养老基金的筹集模式的转变还在路上。只有通过基金筹集模式的转变,为我国数量巨大的老年人口提供一定的基金积累,我国养老制度才能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三)人口老龄化使得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成为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层次单一,国家负担沉重。随着老龄化的发展,养老金支出急剧膨胀,养老金缺口越拉愈大,国家面临着严重的财务危机。相关人士分析,近年来,我国养老基金平衡问题和隐性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瓶颈。(见表3)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务院也曾多次颁布关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跟通知,明确要求并鼓励企业建立职工养老保险机制作为补充,同时,国家还鼓励个人参加储蓄性养老保险。

三、人口老龄化下中国养老制度改革何去何从

(一)改进并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发文明确养老保险实行由赎回统筹、费用三方负担、基金筹集模式由现收现付制转发为部分积累模式,随后还引入个人账户以解决社会统筹所带来的激励不足等问题。国务院还企图建立全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解决当前日趋明显的地区差异性。但由于没能处理好隐性债务的问题,养老基金缺口不断放大,最终所有的努力都成为流水。对此,国家又积极做出调整,开展了各种试点工作。1.延长退休年龄,严格控制提前退休。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均寿命得以延长,人均接受教育的程度也得以提高。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发展,延迟退休制度已成为势在必行。延迟退休不仅可以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年限,而且还可以缩短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对于养老保险的基金平衡、解决缺口过大的问题具有显著作用。北京晚报就曾指出,如果退休年限延长一年,养老保险筹集基金可增长40亿,养老金指出可减少160亿,减小基金缺口200亿。所以说,在当前养老金支付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延迟退休不失为一个比较合理的办法。2.适当提高养老保险费率,严控养老金增长速度。为了应对我国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挑战,我们可以适当提高养老保险费率,并且严格控制养老金增长速度。养老金增长速度必须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保持一致,这不仅是对于平衡养老基金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也具有重要作用。3.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必须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在多层次养老体系中,国家在第一层,国家通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城镇职工基本的生活需要,属于较低层次的保障;企事业单位的保障属于第二层次,在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下,在能力范围之内,为职工提供企业年金或职工年金。属于相对较高层次的保障;个人参加储蓄性养老保险属于第三层次,属于最高层次的保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轻国家及企业负担,同时也促进了养老保险的进步。着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的缺口问题,为下一步的改革垫下基石,而且有利于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二)发展农村养老保险

由于我国长期二元格局的存在,我国城市与农村在各个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虽然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一初见成效,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却还在起步阶段。建立和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迫在眉睫。根据资料显示,2003年以后,全国各地开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通过加大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扩大

人口老龄化下养老制度改革的研究(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