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下养老制度改革的研究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关于人口老龄化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研究
经济Q1245 庹麒麟 12010231
摘要:如果说20世纪是人口增长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近代以来世界人口演变的基本趋势之一,老龄化也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一方面,老龄化意味着更多的人有机会活得更好、更健康,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可另一方面,随着老龄化的发展,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被引发,尤其是人口老龄化给养老保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国当然也不可能置身事外。本文着重考察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养老制度改革到底该何去何从。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险 制度改革
一、人口老龄化
(一)人口老龄化及其成因的一般分析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相对下降,老年人口数量相对上升,进而导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的动态过程。人口老龄化是近代人口再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人口现象。造成人口老龄化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下降,但对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而言,两者又并非总是同步变化的。一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例,随着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和医疗卫生事业都得到飞速的发展,而这首先则就表现在死亡率的下降。死亡率的下降使得人均寿命得以延长,老年人口数量也就随之增加,老年人口的比例当然也随之上升。这是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之一,但却不是起着决定作用的那一部分,决定人口老龄化的更重要的因素在于出生率。随着社会经济的更进一步发展,人均寿命会进一步延长,可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依然还不能摆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的束缚。所以,到了后期,人口死亡率反而可能会小幅度的上升,这时,老年人口就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数量。然而,此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接受教育的程度不断提高,一些传统的观念逐渐被改变,加之抚养孩子的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出生率却在逐渐下降,这就导致年轻人口的数量随之也减少。根据人口老年化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知道,当老年人口维持在一定水平时年轻人口的数量减少会导致整个分式的分母变小,进而导致整个分式变大,即老龄化水平的上升。
(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基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五十年代至20世纪七十年代,第二阶段为20世纪七十年代至今。在
第一阶段,由于新中国的成立,社会安定、医疗卫生事业条件改,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再加之长期缺乏对人口增长的控制,我国出生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而死亡率则保持在较低水平,这使得我国人口迅猛增长,短短二十年人口净增长3亿多。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朝着年轻化发展。在第二阶段,由于国家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1982年计划生育被写入宪法,定位我国的一向基本国策。)我国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人口增长模式由传统的“高低高”模式转为“三低”的现代人口再生产模式。国家统计数据显示,1973年我国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