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作文教学叙事一(4)
时间:2025-07-13
时间:2025-07-13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离不开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孩子们总有所见、所闻、所感,总有喜、怒、哀、乐,抓住生活这面多棱镜,
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分析生活中的事,真实可靠,写来得心应手,容易真情流露。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学时引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中去遨游、去观察、去
创新、去体验,学生就会运用自己的笔记录下生活中最精彩的一页。
四、引导学生多练笔。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第二学段“习作”的其中一条要求是“增强习作自信心”。对于起步习作而言,乐于表达比表达效果更重要,习作信心比习作
结果更重要。怎样提高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怎样才能让对学生来说是“难于上
青天”的习作变得让他们容易下笔,好下笔,这对我们老师来说也是一件非常
棘手的事。根据我多年来教三年级语文的心得,我认为利用文本内容,引导学
生多练笔对增强学生习作自信心,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认为小练笔,能够开启作文教学大课堂。
例如,在开学之初,我上第2课《金色的草地》时,因为里面写到了蒲公英,说草地因为蒲公英花会变色,所以草地也会变色:早晚草地是绿色的,中
午草地是金色的。蒲公英对我们农村的孩子来说一点也不陌生,许多学生不仅
见过、玩过,而且还吃过。于是我就叫他们写一篇关于蒲公英的作文。因为熟
悉的缘故,许多学生写出了质量很高的作文,让我看了一点也感觉不到是他们
的第一篇作文。事后我问他们,作文难不难,他们说一点也不难。说不难是假,只能说我叫他们写的是言之有物的作文,写起来不用抓耳挠腮,搜肠刮肚罢了。
还如,我上《风筝》一课时,学到第三段写放风筝时,我问学生:“你们
放过风筝吗?”没有一个回答是否定的,我于是又让他们写自己放风筝的所见
所闻和所感。从作文反馈的结果来看,大多也很真实可感,读来也很吸引人。
练笔的另一种途经是记日记。记日记本,不在乎长短,只要不写成“早上
起床白天吃饭晚上睡觉”就行。日有所记,记有所得,得有所悟,悟有所思,
每日如此,善莫大焉!我并不强求学生每天都写日记,凡是有意义的事,印象
上一篇:急性胃肠炎的健康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