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_6 向心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5)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2)当A球的角速度为多大时,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g取10m/s2)
课后反思
《向心力》一节上完公开课后,我感悟很多: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具体地说,个人感悟如下:
1. 教学设计创建的物理情景、提供的实验方案,不仅要使学生经历建立概念、发现规律的过程,也要很好地落实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情景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动机,从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验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和参与者,组织者和帮助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充分重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学生能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
2. 细化每一个问题。课堂上设问是一门艺术!太难的问题,给学生的门槛就太高了,有些体质较弱的学生很可能被难住了,跨不过去,最终被关在了物理的门外。其实,设问的目的在于给学生学习理解新知识铺路搭桥。所以,我们设的问题就应该是学生可以一步步踏着向前走动的阶梯。例如,再设计案例分析的问题时,将问题细化:物体受哪些力?所受合力方向?哪些力提供向心力?这样提出三个问题,会比直接问:物体受到什么样的向心力效果要好。
3.规范语言,精益求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经意说错的一句话,可能会在学生的脑袋里从此留下一个错误的概念,想要再订正,就比较难了,因为人的第一次认知往往是比较深刻的。所以,在教学中,应尽可能的避免口误。而要如何避免呢?只有在备课时多读、多做、多看,看多了,做多了,自然就知道这个知识,或者意思,表达的方式有哪几种,在课堂上
就不会出现口误了。
4.以学生直观感受替代老师讲授,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而直观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以直观感受形式获取知识,比如:观看视频资料、自己动手实验等,与由老师传授知识相比,直观感受的效果要好很多。这一点,在这
上一篇:全国身份证号码归属地查询大全
下一篇: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习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