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_6 向心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3)

时间:2025-07-09

实验探究:用细绳系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学生分组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1.小球在最高点和最低点哪个位置的速度大?

2.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哪些力,有何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过渡到处理一般曲线运动的方法:把一般曲线分割为许多极短的小段,每一段都可以看作一小段圆弧。这些圆弧的弯曲程度不一样,表明它们具有不同的半径。在分析质点经过曲线上某位置的运动时,可以采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进行处理。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作业

七、效果分析

学情分析

了解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学新概念、新知识的教学起点。对学习者特征进行认真分析是实现个别化教学和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在学习者特征的分析上,老师对自己的学生情况认识全面,对学习者知识基础和认知特征分析到位,可以为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提供保证。因此,针对本校学生分析如下:

1、本节课针对的学生是本校高一的学生,在前面学习了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学习了对圆周运动的描述,而且在必修1中也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这节课是这些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具体例子。学生通过分析理解向心力的概念,掌握向心力的来源,通过实验得出向心力大小的公式。

2、本校学生已经进行来一学期的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有过多次的小组合作经验,有利于本节课小组合作定性的探究向心力的大小

3、学生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4、学生已经学过牛顿运动定律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及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5、学生能够进行牛顿运动定律的简单应用;

6、学生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接触到过一些零碎的关于物体做圆周运动的例子;

7、学生有一些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的错误观念。

8、学生会从向心力三个字的字面先入为主认为这是某个新的力。

效果分析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注:

1.得分为自评、互评、教师评总分之均值;

2.“我这样评价我自己”、“伙伴眼里的我”以及“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课堂学习情况的概括性评判和描述。

教材分析

《向心力》一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2第六章曲线运动的重点、难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是本章知识的一个拐点,又是本章内容拓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既能使学生从对圆周运动的表面认识上升到理论分析,又能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分析提高到对天体运动及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的分析及推演。同时,《向心力》一节能够充分体现力和运动的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是运动与力关系学习的好素材。对向心力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公式确切含义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由圆周运动特点分析得出向心力的方向、向心力的概念。演示实验、课后“感受向心力”小实验的讨论,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公式的含义有明确地认识。

评测练习

【训练案】---当堂训练·巩固落实

1.在匀速圆周运动中,下列物理量不变的是()

A.向心加速度

B.线速度

C.向心力

D.角速度

2.关于向心力,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高中物理_6 向心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