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_6 向心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三维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及其表达式的确切含义。
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知道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可用上述公式求质点在某一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实验来了解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具体“做一做”来理解公式的含义。
2.进一步体会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并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来理解匀速圆周运动、变速圆周运动及一般曲线运动的各自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动手的习惯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重点难点】
1.体会牛顿第二定律在向心力上的应用。
2.明确向心力的意义、作用、公式及其变形。
3.圆锥摆实验及有关物理量的测量。
4.如何运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二、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情景创设策略:运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设计物理实验,组织
教学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引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实验验证、实验猜想、探究规律的学习当中
2.探究引导策略:探讨式学习;教师启发引导
3.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建立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
三、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教科版新课标教材高中物理必修2
2.相关实验器材,单摆小球、向心力演示器、钢球、铝球。
3.专门为本课设计的多媒体课件
4.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性质
2.向心加速度的定义、方向、大小及物理意义
3.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㈠向心力
[实验并模拟]
利用桌上的单摆小球,手执绳的一端使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上一篇:全国身份证号码归属地查询大全
下一篇: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习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