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_1941年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4)

时间:2025-04-06

2005年第4期唐 庆:1931~1941年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

一方面仍延续着与日本密切的经贸关系,1937~1939年间美国对日本的出口总额增加到了7.69亿美元,年平均额达2.56亿美元,较1931~1936年年平均额增加了2/3。其中,军需品的比重与年俱增,1937年58%,1938年67%,1939年86%。美国垄断财团利用日本侵华大发战争财。除贸易外,美国继续以军工所需的技术与装备武装日本。1937)1939年间,摩根、福特、梅隆及洛克菲勒等大财团都曾向日本输出(或以信贷形式输出)技术装备,帮助日本改建和扩建冶金

[4](P173-174)业、炼铝业、造船业、飞机制造业及石油加工业。另

尽量推迟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以非战争手段最大限度地维持中日战争。其原因如前文所述,其实质仍然是充分利用中国战场,最大限度地减少战争给美国带来的损失。

总而言之,美国的这种绥靖与遏制相结合的对日政策,首先有利于美国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避免了过早卷入战争所要付出的代价,保障了美国最大限度地发展对外贸易。然而,利用中国牵制日本造成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更大的牺牲,正是这种牺牲给恐惧战争的美国人带来了心灵上的安宁;其次有利于美国维持中日战争,争取中国成为反日基地,实现中美战时合作,并为把中国作为政治盟友做准备,以最终完全控制中国乃至世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为战后计,加大了对中国的援助,但这种/利他0仍然是为了把日军主力牵制在中国战场,从而减轻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和牺牲,以中国最大的牺牲为代价,谋取美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利益。这是一种极端利己主义的霸权政策。

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促进了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客观上越来越有利于中国抗战。但这种建立在极端利己基础上的/利他0,其名义是在援华,其实是把中国作为美日争霸、实现美国远东政策的工具。假如没有中国军民极大的牺牲精神和中国全民族的抗战力量对日本的沉重打击,没有中国战场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试想美国的对日政策会向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吗?/九#一八事变0后,美国对日的绥靖与遏制就是最好的诠释。为此,中华民族付出了更大的牺牲,不仅保全了美国获取最大利益,而且阻止了日军向北进攻苏联,推迟了日军南进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保证了美、英、苏/先欧后亚0战略方针的实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毫无疑问,中国是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程的至关重要的力量,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以巨大的民族牺牲谱写了二战史上极为壮烈的篇章,赢得了它应有的国际地位,其历史作用应该受到世界的充分肯定。参考文献:

[1] 罗伯特#达莱克.罗斯福与美国对外政策(上册)[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4.

[2] 约翰#科斯特洛.太平洋战争[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5.

59.

[3] 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610.

[4] 包奕诚.论战前的经济绥靖及其历史教训[A].第二次世界大

战史论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5] C.A.麦克唐纳.美国、英国与绥靖,1936~1939年[M].北京:

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1987.147.

[6] 伊利奥#罗斯福.罗斯福见闻秘录[M].上海:新群出版社,

1950.

一方面国内加强了修改或废除/中立法0的斗争,把亚洲战争与欧洲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制定了/彩虹计划0,有区别地对待侵略与被侵略的国家,更加关注中国,增加对中国的经济援助,利用中国人民强大的抗日力量来牵制日本南下,把日军主力陷在中国,以保护美国在远东的利益。这一时期,美国先是在中日之间玩平衡,既不愿看到日本南进而使自己卷入战争,因此不敢贸然中断与日本的贸易(此时的美日贸易已带有军事战略的考虑)。与此同时,又不愿看到日本独占中国,因此给予中国援助,以维持中日战争。正如后来罗斯福对他儿子说的那样:/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州,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到中东。0[6]可见,中国战场对美国远东政策和全球战略的实现都是相当重要的。/七#七事变0后,美国通过在中日之间玩平衡,既维护了美日经贸所带来的利益,又以中国人民的牺牲为代价,延缓了日本的南进,实现了美国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一种极为利己的政策。1939年以后,美国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减轻法西斯势力对美国的战争威胁,对日政策日趋强硬,并加大了对华援助的力度,对外政策的绥靖色彩日益消淡,乃至发展为太平洋战争前夕的完全遏制政策。从美国/先欧后亚0的全球战略看,太平洋战争前夕的对日对华政策,军事意义、政治意义逐渐大于经济意义,而且日显重要。

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一方面反映出美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想方设法阻挠日本打破现状而又使自己少受损多受益的心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美国外交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利益这一准则。在中美日三国关系中,中国是美国实现外交利益的工具,中国的力量被消耗在美日的远东利益纷争中。/九#一八事变0拉开了中国抗日序幕,然而美国为保全美日贸易的巨大经济利益,对中国正义的斗争不予支持,所谓/不承认0实为对日本的一种承认,它以中国东北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的牺牲为代价 …… 此处隐藏:39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1931_1941年美国对日政策的演变(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