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汉诗英译的认知推理过程探析_以(5)

发布时间:2021-06-08

语言学理论及应用

而 直接 ,到最后的轻描淡写,似有鼠尾之感。只有许的:Icannotbeartoscratchmygrizzledhair./Itgrowstoothintoholdalighthairpin.能寻找到原诗悲愤之意境在译诗中的再现。

实现交际意图要靠成功的交际,而成功的交际又取决于受话者已有的认知语境。因为 意图是受话者的一种推断,有时很难判断是否符合发话者的交际意图,不同的受话者对同一话语的交际意图和信息意图会有不同的判断。 (赵艳芳1998)因此,对于交际者来说,要想取得交际成功,实现交际意图,必须寻求一种最佳关联。

6.结语

探讨关联理论在诗词翻译中的运用,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我们学会看重翻译的语用与认知推理过程。通过探讨得知,诗词文本意义本身的高度不确定性,不同译者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差异,以及他们在解读诗歌话语时所建构语境的认知差异,是造成同一诗词文本出现多种译文文本的根本原因。关联理论指引着人们以最小的认知努力去寻求交际中的最大关联,求得准确翻译,达到交际成功,从而避免误解和误译。

诗词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是两个文化互通的港口,在通译的过程中必然牵涉到两个文化系统与语规的协商调整,必然牵涉到双重的意识状态。 (叶维廉2006:176 177)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了不同的思维状态与境界,如何超越语言表达的潜能与限制而达到认知意识的默契与协调,需要我们不断进行认知推理过程分析而逐步掌握。 要传达原作的精神和风格,译者就应当做到深入体验作者的创作情绪,使译者的心灵与作者的精神契合,译者的灵魂与作者的灵魂拥抱在一起。 (许钧等2001:27)当然这是所有译者的最高追求,完全做到并不容易。但如果译者能够按照诗者的写作过程进行推理,或许就能够达到常遇 知音 的境界。

(上接第90页)

作者简介:段奡卉,洛阳理工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

向: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及实践。

Blackwel,l1991/2004.

[2]Sperber,D.&D.Wilson.Relevance:CommunicationandCognition

[M].Cambridge:Blackwel,l1986/1995.

[3]黑玉琴.从关联理论看口译过程中的最佳意义选择[J].外语教学,2003(6):93 96.

[4]李 平.认知过程的翻译理论研究[J].上海科技翻译,1999(4):

14 15.

[5]刘绍忠.关联理论的交际观[J].现代外语,1997(2):14 20.[6]卢军羽.汉语古诗词英译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外语学刊,

2009(2):101 103.

[7]苗兴伟.关联理论与认知语境[J].外语学刊,1997(4):7 11.[8]唐拥军.借关联理论之石 攻对等理论之玉[J].外语教学,2003

(6):82 86.

[9]文 军,邓 春.关联理论在网络新闻翻译过程中的适用性调查

[J].外语教学,2003(6):87 92.

[10]许 钧,等.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1]徐庆利,王福祥.关联理论对幽默话语及其翻译的诠释力[J].外语教学,2002(5):21 26.

[12][美]叶维廉.中国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13]袁锦翔.名家翻译研究与赏析[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14]赵艳芳.语境效果的特性与最佳关联[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2):3 8.

[1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6]赵甄陶.中国诗歌精选英译[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17]朱光潜.诗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85 87.

参考文献

[1]Gutt,Ernst August.TranslationandRelevance[M].Cambridge:Basil

收稿日期 2009 12 03

责任编校 孙 毅

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12 15.

参考文献

[1]Abrams,M.H.AGlossaryofLiteraryTerm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4.

[2]Gargano,JamesW.WashingtonSquare:Astudyinthegrowthofan

innerself[A].InCriticalEssaysonHenryJames:TheEarlyNovels[C].Massachusetts:G.K.Hall&Co.Boston,1987:129 136.[3]Huisman,MelissaC.Trophiesortreasure:Theburdenofchoicefor

mothers,wives,anddaughtersinWashingtonSquare[A].ThePortraitofaLady,andtheBostonians[C].Diss.EastTennesseeStateU.,2007.

[4]Lukacs,Pau.lUnambiguousambiguity:Theinternationalthemeof

DaisyMiller[J].StudiesinAmericanFiction,1988,16(2):209 216.[5]郭 群.文化身份认同危机与异化 论查建英的 到美国去!

到美国去! [J].东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461 465.[6]黄宝富.含混、朦胧,或歧义 燕卜荪 复义理论 研究[J].浙

[7]侯维瑞,译.代译序[A].詹姆斯 亨利.华盛顿广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2.

[8]毛荣贵,范武邱.模糊语言的审美特征[J].外语教学,2005(6):6

13.

[9]赵志裕,温 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 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J].社会学研究,2005(5):202 227.

作者简介:王跃洪,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

向为英美文学。

马俊,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收稿日期 2009 12 14责任编校 秦 岭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