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理论复习提纲(6)
发布时间:2021-06-08
发布时间:2021-06-08
的手段,而不是作为谋生的工具,这是很少见的。 视觉主义
视觉主义是法国先锋派电影理论主张。强调“视觉第一”,反对电影叙述故事和运用戏剧动作。首先由德吕克提出,由杜拉克加以发展并具体提出以下五点:①.借助于艺术表现手段传达某一运动应由其节奏提示;②.节奏本身和运动发展乃是构成电影剧作基础的两个敏感元素;③.电影作品应排斥任何异己的美学而发展自身的美学;④.电影动作必须有它的“生命”;⑤.电影动作并不限于人物,必须超越人而伸展到自然和梦的王国。视觉主义与杜拉克自己提出的“完整电影”同属于一种无情节的“纯电影”理论。
完全电影(纯电影)
法国先锋派理论家杜拉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理论主张,认为电影并非叙事艺术,不需要情节和演员表演,而应成为“眼睛的音乐”、“视觉交响曲”。她提出的完整电影是“形式电影”与“光的电影”的汇合。她还认为,“现实主义影片和情节影片可以运用电影手段,但这种意义上的电影只是类型电影,而不是真正的电影”。
1.4巴拉兹:从“微相学”到视觉文化
一、理论家简介
巴拉兹:(1884——1949)
匈牙利人,共产党员。早年主要从事文学创作和艺术哲学研究,后来因为参与政治革命而先后流亡奥地利、德国、苏联,并长期在苏联高等电影研究所任教。在《可见的人——电影文化》《电影精神》《电影美学》等著作。《可见的人》和《电影精神》两书详细记录了巴拉兹对电影理论的独特思考,《电影美学》则更多地是对前两本书的总结。
二、 电影艺术与它的邻近领域的界线
1、 电影与文学不同
2、 电影与戏剧不同
三、 特写、场面调度与蒙太奇
1、 特写与微相学。 2、 场面调度:摄影机的方位变化。
3、 “诗的剪刀”:蒙太奇。
4、 声音:从复制的技术到创造的艺术。
三、“可见的人”与“视觉文化”
1、巴拉兹对电影的视觉文化的定位准确把握了电影的艺术特性,揭示了这新艺术的审美本质。
2、巴拉兹把电影的出现视为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文化转折,从而提升了电影的文化品味。
1.5单元实践——观影《三色·蓝色》
第二章 电影蒙太奇理论
一、 电影蒙太奇理论产生的社会、哲学、文艺背景。
1、 电影蒙太奇理论概况
(1) 格里菲斯和美国电影
(2) 苏联蒙太奇学派
2、 苏联蒙太奇学派形成的理论背景
(1) 构成主义的影响
(2) 科学理论的影响
库里肖夫效应:苏联电影导演列夫·库里肖夫通过镜头剪接所作的一项实验。库里肖夫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