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理论复习提纲(5)

时间:2025-04-04

2、电影的“真实”存在于艺术家的精神中

●电影不在于展示某些真实事件,而是要创造一种心理气氛。

●电影独有的表现领域是非物质的领域,也就是“下意识状态”。

二、路易·德吕克:上镜头性

路易·德吕克(1890—1924)

法国电影评论家、编剧兼导演,曾担任过《影片》杂志总编辑、《电影》周刊主编。 上镜头性

是早期电影理论家对电影艺术特性的称谓。路易·德吕克在1919年撰写的《上镜头性》一书中比较明晰地提示了该词的基本含义。他反对把照相看作是电影中的主要和唯一手段,认为“上镜头性”才构成的电影艺术的基础。“上镜头性”一词原为Photogénie,是由Photo(照相)和génie(神采)组成,旨在表达一种独特的、富于诗意的人和物的外观,这种外观只有运用电影的新艺术语言才能赋予。所有其他不是由处于运动中的视觉形象提示出来的方面,都不具有“上镜头性”,都不能进入电影艺术的行列。德吕克认为,“上镜头性”应包括四个主要元素:①.装置;②.照明;③.节奏;④.假面(指演员)。节奏在装置、照明和假面之间起着联系的作用。德吕克强调“上镜头性”不是被摄对象固有的一种品质,而是一种观察事物而后表现事物的艺术,是只有高明的导演才具有的品质和鉴赏力,是创作者热情和智慧的产物。(课本78页)

●追求“上镜头性”就是利用照相术达到揭示事物的内在精神和诗意的目的。

● 他所强调的“上镜头性”就是那种能透过事物的照相式外观显示其内在神韵和诗意的电

影美学特征。

法国印象派电影

20世纪20年代由路易·德吕克及其友人创立的一个电影学派。当时法国电影业由于美国电影的竞争日趋衰微,德吕克通过他主办的《电影》杂志,幻想用“纯艺术”来复兴法国电影。他在理论上提出了“上镜头性”的概念,在创作上团结了诸如冈斯、杜拉克、爱泼斯坦等人,力求在商业影片中暗地进行一些革新。但他的努力没有得到制片人的支持和帮助,所以这一学派在德吕克于1924年去世后不久就分裂了,一部分人拍起商业片,另一部分人则走上了与商业电影彻底决裂的先锋派道路。印象派电影在造型风格上明显受到印象主义绘画对光的处理方法的影响,把光在观察和展现事物过程中的首要作用看作电影艺术的精髓。印象派电影的代表作品有冈斯的《第十交响乐》、《车轮》,莱皮埃的《黄金国》,杜拉克的《西班牙的节日》、《微笑的布德夫人》,德吕克的《狂热》、爱泼斯坦的《三面镜》、《忠实的心》等。印象派电影一般被视为先锋派电影的前奏,甚至有人干脆把它归入先锋派,视为该运动的第一阶段。

三、莱翁·慕西纳克:是节奏,还是死?

莱翁·慕西纳克(1890—1946)

法国电影理论家,最初从事文学、戏剧创作,写过一些小说和舞台剧。1920年转入评论界,先后在《法兰西信使报》、《人道报》开辟电影评论专栏,并出版《电影的诞生》、《作为社会表现的电影》、《苏联电影》等多部电影史学和理论著作。

1、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

2、电影诗

四、谢尔曼·杜拉克:视觉主义(视觉交响乐)

谢尔曼·杜拉克(1882—1942)(课本89页)

杜拉克原是一位法国女记者,1916年进电影界工作,曾经拍过很多影片,如《敌对的姊妹》、《神秘的杰奥》、《维克特利克斯女神》、《疯人魂》等。她当时已把电影当作一种表现

电影理论复习提纲(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