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杨光斌《政治学导(3)

时间:2025-04-19

北大行管考研名师独家整理,更多权威资料请上官网!

3.操纵性权力:在前两种权力类型中,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存在明显的沟通关系,操纵性权力不是建立在公开的沟通基础上,而是通过隐蔽的方式改变态度和价值观,从而达到权力主体的目标。操纵性权力形成于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如作为宣传手段的“洗脑”。

4.人格型权力:人格型权力又称克里斯马型权力,是通过自身的个人品质、个人魅力等人格力量而达到目的的权力类型,马克斯·韦伯将这一类型引入政治学研究。

5.合法性权力:在下面加以介绍。

四、权力、权威与合法性

1.合法性是指政府、政权赢得社会成员的忠诚与认同的特性,这种特性不是来自正式的法律或命令,而是来自被统治者的心理认同。合法性权力就是基于社会成员的忠诚与认同而形成的权力类型。

2.在现代社会,合法性权力的获取主要是通过信仰体系/意识形态和有限政府/法治政府。

3.合法性可促成权威的形成。权威是与权力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权力是以强制力为后盾、迫使人服从的力量。权威则是赢得人们自愿支持与服从的力量。权威是被认为正当的权力。

4.权力转化为权威,关键在于合法性。权威以合法性为基础,但是实现合法性向权威的转变仍然需要一些条件:

第一、合法性中的合利益性因素上升为执政者的有效政绩。权威不仅以合法性为依托,也需要良好政绩为其补充能量。政绩低劣不仅无法导致权威,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合法性的丧失。

第二、合法性中的合道德性因素较多或完全在治政者身上体现。执政者在合法性基础上具备了合乎公众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这些极具感召力的因素很容易引发权威的形成。我们简单地将权力分为以上几种类型。统治者为了减少权力运用的成本,往往综合运用以上各种类型权力。功利性权力与强制性权力是两种直接相对的权力类型。合法性权力与操纵性权力的关系相当密切。操纵性权力能导致合法化,合法化有利于运用操纵性权力。但操纵性权力的过度使用也会造成合法性的降低。

五、政治权力的基础

政治权力的基础是指取得和占有政治权力的资源或资本,主要包括武力、财富、技能、知识、动机等。同时,权力依赖于制度的好坏,这也决定了权力的大小与质量。

1.武力。武力是政治权力的首要基础,“弱国无外交”就是鲜明例证。

2016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杨光斌《政治学导(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