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

时间:2025-07-06

梅毒治疗

2008年8月现代临床医学

JOURNALOFMODERNCLINICALMEDICINE

Aug.2008V01.34

No.4

箩34卷第4期

2.2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见表2。

表2两组疗效比较(例)

发症的发生。方中柴胡能促进内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而抑制炎症;黄芩能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防止内毒素所致的DIC。生大黄有松弛胆管口括约肌作用,可使胰胆管内小结石和胆固醇引流人肠道【2J。枳实可促胃排空,厚朴能改善内毒素对胃肠电抑制,促进胃肠蠕动(玄明粉有刺激小肠蠕动作用)。本治疗组

注:(1)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因此,我们认为该方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简便易行、疗效可靠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于皆平,沈志祥,罗和生.实用消化病学[M].第2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935.

[2]巫协宁.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指南[J].胃肠病学,2002,7

(4):232—234.

(2008—02—25收稿;2008—03—10修回)

本文编辑:刘国芳

3讨论

中医认为急性胰腺炎因过饮酒浆、过食油腻、暴怒伤肝或食积蛔虫妄动,以致肝胆湿热或脾胃受损而湿热郁结、热毒炽盛所致。治则为泄热化湿、宣通气机、泻下解毒。柴芍承气汤可抑制胰酶活性,降低血管通透性,松弛胆管口括约肌.恢复胃肠道功能,防止水电解质失衡。本组所用中药方能增加泻下作用,促进肠菌和内毒素排除,保护肠道黏膜屏障,防止肠菌易位;降低尿素合成,增加尿素和肌酐的排除,防止肺、肾、肠道和脑部并[文章编号]1673—1557(2008)04-0285-02

[中图分类号]R759.1

[文献标志码]B

两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

屈春燕.杨敏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21)

[摘要]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与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检

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价两种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TP—ELISA法和RPR法同时对2501份血清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阳性结果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确证,并测定TP—ELISA方法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结果:在TPPA确证的35例阳性标本中,TP—ELISA

法检出阳性33例,敏感性为94.29%;RPR法检出阳性20例,敏感性为57.14%。TP—ELISA法检出的

36例阳性中,有3例确证为阴性,特异性为99.88%;RPR法检出的22例阳性中,有2例确证为阴性,特异性为99.92%。两种方法同为阳性的19例标本,经确证均为阳性。有l例经确证为阳性的标本为RPR法检出而11P—ELISA法未能检出,有14例经确证为阳性的标本为ELISA法栓出而RPR法未能检出。TP—ELISA方法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2.1%和13.5%。结论:TP—ELISA方法的敏感性远远大于fuPR法,而特异性差别不大,TP—ELISA方法更适合于血液的梅毒筛查。

[关键词]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目前,梅毒实验室诊断最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有两类,一类是检测非特异性的抗类脂质抗体,亦称反应素,主要方法有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I)、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等。另一类是检测特异性的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方法包括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等。本组采用RPR和TP一

ELISA同时检测2501例标本,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2006年1月至2007年JO月我院手术

前和输血前梅毒筛查病人2501例。

1.2试剂:TP—ELISA试剂盒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RPR试剂盒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TPPA试剂盒由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

通讯作者:屈春燕,ququ030303@126.toni

285

 

两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