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专题十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5)
发布时间:2021-06-08
发布时间:2021-06-08
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 ,所以作者说 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全中国的不幸。 总之,作者批判康有为过于谨慎的性格是导致改革失败的原因,最佳时机应该在1985年中法战争胜利后就进行,而不应该放到1898年中国在经历甲午战争和瓜分狂潮时再改革,这时候中国国力进一步削弱,不是改革的最佳时期,也是导致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故选B项。A、C两项未能体现作者的意图,排除;D项理解错误,作者批判康有为谨慎的性格,排除。
【答案】B
8.【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意在考查考生正确理解历史概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尽管新文化运动时期专门论述民主和科学的文章不多,但其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利用民主和科学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所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
【答案】A
9.【解析】徐志摩 24岁以前 ,即1920年以前,这是做此题的前提。由此判断A错误,因为1917年胡适和陈独秀已经提出了 文学革命 的口号。此后形成文学革命的高潮;本题的题眼为 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 。徐志摩对 相对论 感兴趣无疑是受到当时 赛先生 (科学)的影响;他对 民约论 感兴趣则是受到了 德先生 (民主)的影响。此题的主旨不是讨论重理轻文的话题。据此,B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D项亦可排除。
【答案】B
10.【解析】 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 说明B不正确;20世纪初,维新变法运动已经失败,故C错误; 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 说明D不正确。作者此段表述的主旨是要顺应时代潮流,进行变革,否则就会被历史淘汰。
【答案】A
11.【解析】题干认为,辛亥革命只是表面上实现国家统一和推翻清政府。但对儒家文化思想体系却丝毫没有动摇。这种观点基本上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排除D。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故选A。作者认识到中国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排除B。题干主要阐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持否定态度,排除D。
【答案】A
12.【解析】义和团运动由局限性也有正义性、进步性的一面,陈独秀对义和团的评价的转变与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有关,1924年,国民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高涨,这与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的一面相吻合,所以陈独秀认同了义和团的作用和进步意义。所以B符合题意。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1911辛亥革命后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排除C。当时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上一篇:2021年以陪伴为题作文800字
下一篇:HDI板加工流程图.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