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田景观安全格局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2)
发布时间:2021-06-08
发布时间:2021-06-08
218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
及瑶亭、芹菜岭、四合、栗榛寨4个自然村。
研究区范围是由自然地貌分割而围成的扇形单元,东、西两翼以岗丘隆起带为界,北部以东西向山脊线为界,由东、西、北三面形成自然分水岭,南部由两个谷口与密云水库上游面连接。谷口呈三角形,经雨水冲刷沉积形成两处平地。区内南、北向高程由150m抬高到250m左右,相对高差100m。区内地貌类型呈坡地和平地两种,由此形成两种景观结构:坡地以灌木林地为主,平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在林、农结合带,受农民开荒影响,植被类型不固定,在现状调查时多以零星果园为主。
研究区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气候,冬季干燥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少雨;秋季天高气爽、冷暖适宜。年平均气温为8~11℃,年均降水量655.3mm。各季节雨水分配不均,6~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76.4%;每年的7~8月份多暴雨,其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55%,特别是7月下旬至8月上旬暴雨出现频率高。年蒸发量1783.2mm,干旱系数大于2,属中等干旱区。
研究区南部临近密云水库。密云水库为北京市城镇用水的水源地,由潮白河上游两大支流潮河、白河汇流而成,是一座以防洪、供水为主的多功能综合利用、多年调节的大型水库。水库按一千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设计洪水位157.5m,相应库容为39.64亿m3;校核洪水位158.5m;死水位126.0m。
研究区于2004年1月完成整理区范围划定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同年底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2005年8月底完成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编制工作;2006~2007年上半年进行施工;2007年底竣工验收。1.2土地利用过程
据现有资料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过程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耕地扩张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研究区的耕地面积得到了极大扩张;耕地面积的增加,更加剧了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因此在研究区修建了白河涧和栗榛寨两座水库;而水资源供应量的增加,又带动了耕地面积的扩张。
第二阶段为植树绿化阶段。1960年后,由于密云水库的修建,人们开始重视水库周边的水土流失,研究区由大面积耕地开发逐步转变为植树绿化。
第三阶段为耕地面积稳定阶段。1978年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研究区再次被无序的耕地开发所代替,同时由于上游来水量锐减,先期修建的白河涧和栗榛寨两座水库已无水可蓄,原水库用地也被开垦为耕地。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研究区无序的耕地开发才逐渐被法制化的水土保持工作所代替,同时耕地面积也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经过多年人类活动,研究区形成了两种稳定的基质单元:一是耕地,位于谷口和冲沟两岸的平地;二是林地,位于山坡顶部和陡坡地。同时,在农田和林地之间,分布着另外一种不稳定的基质单元——果园。由于缺少
统一的林果规划,栽植的果树间隙大、树种单一,土壤裸露多,局部水土流失严重。故此,该区域尚不构成稳定的基质单元。在上述基质单元内,还分布有零星的居民点、水塘、荒草地等斑块;贯穿于基质和斑块中间,是由河流、道路和农田防护林组成的廊道系统,构成了完整的农田景观生态系统。
研究区内现有土地面积1861.19hm2,其中:耕地363.41hm2,园地484.17hm2,林地751.60hm2,畜禽饲养地4.26hm2,农村居民点占地170.90hm2,道路8.37hm2,河流水面58.93hm2,农田水利8.07hm2,荒草地15.22hm2。
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如图1
。
Fig.1
图1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Actualitymapoflanduseinthestudyarea
在土地整理前,研究区内林地面积逐年衰减,果树面积逐年增加,耕地面积向破碎化发展。这种不断变化着的土地利用方式,突出表现在水土流失的加剧[9]。虽然近年来北京市加大了对密云水库周边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研究区聚集了近5400人的农村人口,农业生产仍然是这些农民主要的工作方式,短时间内他们不可能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如何科学引导和改善当地的土地利用方式,调整土地产权关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真正的价值,是研究区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之一。
2
2.1
土地利用规划
基本思路
中国的农耕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不但带有很大的文化继承性,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的适应性[10]。基于农田景观整体性原理,在开展土地整理时,应该将组成农田景观的各要素看成是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整治。研究区下游临近密云水库,从保护水源的角度出发,以160m水库防洪线为界,高程以下为保护区,高程以上限制土地平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