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控制即围堰填筑施工技术交底

时间:2025-04-12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吉牛水电站首部枢纽工程

技术交底书

编号:

交底单位名称:吉牛水电站首部枢纽工程项目部

接受单位名称: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革什扎河汇口紧邻丹巴县城,有丹巴气象站(海拔高程 1479.4m) 。据丹巴县气象站 1952~1991 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 14.3℃,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为 39.0℃、-10.6℃,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 593.8mm,历年一日最大降水量 43.4mm,多年平均 相对湿度 52%, 历年最小相对湿度为零。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2553mm, 多年平均风速为 3.5m/s, 最多风

向 ENE、C。丹巴气象站特征值统计表见表 2-1。 1.4 地质条件 1.4.1 地质基本条件 工程区位于小金弧形构造的西翼,地震危险性主要受外围鲜水河地震带的波及影响, 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1.4.2 地形地貌 闸址区地处高山峡谷区,河谷形态呈宽缓的“U”型谷,两岸山体雄厚,谷坡陡峻,基 岩自然坡度一般 45º~75º,第四系崩坡积物及少量洪积物一般断续分布于 2440m 高程以下 谷坡及两岸坡脚,坡度一般 25º~35º。沿河谷坡较完整,无较大冲沟发育,河道蜿蜒弯曲, 河流总体流向约 S60º~75ºE,河谷宽一般 130~200m,枯水期河水面宽一般 50~130m,宽 谷段心滩发育,河水面高程 2360~2364m。 1.4.3 水文地质条件 (1) 、地下水埋藏条件 闸址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 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河床及两岸谷坡坡脚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 受大气降水及基岩裂 隙水补给,闸区河床钻孔地下水位一般与河水位相当,表明地下水与河水存在较强的水力 联系。据闸区覆盖层的组成、结构等分析认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为同一含水单元,地下 水由两侧补给河水,上游补给下游,并向下游排泄。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两岸基岩裂隙中,由于河谷深切,两岸谷坡较陡,地下水排泄 条件好,其水位埋藏较深。往山体内部,随着深度增加,富水性和透水性有减弱的趋势。 基岩裂隙水受大气降水下渗补给,总体上由两岸向河谷、向下游排泄。 (2)、岩、土体透水性 根据钻孔压水试验及工程类比,强卸荷岩体一般具强透水性。 闸区覆盖层分层透水性如下: ①含泥卵砾石层:K=2.31×10 ~4.63×10 cm/s,具强透水性。 ②砂卵砾石层:K=3.47×10 ~5.79×10 cm/s,具强透水性。 ③-2 含砾细砂层:K=5.79×10 cm/s~8.10×10 cm/s,具中等透水性。-3 -3 -2 -2 -2 -2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③-1 粉细砂层:K=9.25×10 ~1.15×10 cm/s,具中等透水性。 ④含漂砂卵砾石层:K=4.05×10 ~6.94×10 cm/s,具强透水性。 ④-1 含卵碎砾石砂透镜体:K=8.10×10 ~1.15×10 cm/s,具中等透水性。 块碎石土层:总体结构较松散,局部架空,透水性强。 闸址河水 PH 值为 7.6~7.9,可作为混凝土拌合用水。 1.4.4 岩、土工程地质特性 (1) 、土体工程地质特性 第①层:含泥卵砾石层,灰黄色为主;系冰水堆积(Q3fgl),分布于河床底部,顶板 埋深 70.7~72.33m,最大厚度 10.1m,结构较密实,其卵砾石含量约占 60~70%,粗颗粒构 成骨架,力学特性较好。 第②层:含漂砂卵砾石层,系冲积堆积(Q4al),分布于河床中下部,厚度 42.52m~ 47.02m,顶板埋深 25.54m~28.18m。结构较密实,其粗颗粒含量约占 90~95%,构成骨架, 力学特性较好。 第③层

:分 2 个亚层,上部为③-2 含砾中细砂层,下部为③-1 粉细砂层;系冲积堆 积(Q4al),分布于河床中部。 ③-1 层:为深灰~灰黑色粉细砂层,钻孔揭示厚度 3.0m~9.05m,顶板埋深 17.95m~ 25.0m。粒组以砂粒为主,占 57.32%~75.51%,平均 66.17%;粉粒含量 16.03%~22.41%, 平均 18.32%;粘粒含量 4.95%~9.89%,平均 6.78%;液限 26.9%,塑限 17.28%,塑性指数 9.62;含少量砾石,成分杂,磨圆度较好。该层具有颗粒细、承载和变形模量低等特性。 ③-2 层: 为灰黄色含砾中细砂层, 钻孔揭示厚度一般为 3.3~7.06m, 局部为 0~1.4m, 顶板埋深 14.64m~18.7m。砾石含量约占 20%~30%,砂粒占 50%~55%,粉粒占 10%~15%, 粘粒占 3.09%~6.33%,液限 22.75%,塑限 13.8%,塑性指数 8.95。该层承载和变形模量均 较低。 第④层:含漂砂卵砾石层,钻孔揭示厚度 14.64m~19.86m,局部 4.6m。粒组主要为 卵砾石含量约 80%~85%,含 10%~15%漂石且分布不均,含泥中细砂充填其中。据 12 组现 场浅井物性试验成果:天然密度为 2.25g/cm (均值,下同) ,含水率 3.0%,小于 5mm 颗粒 含量为 18.66%。该层具有颗粒较粗,透水性强,承载和变形模量较高特性,是闸基主要持 力层。 2 二:施工规划及布置3 -3 -2 -2 -2

-4

-3

简要介绍资料的主要内容,以获得更多的关注

2.1 料场的选择和备料

(1)围堰的堰体填筑料取自引水洞一标渣场,岸坡开挖土石混合料配合复合土工布用于 堰体闭气防渗。

石碴料要求石质坚硬、遇水不易软化。含泥级配料中石头粒径不宜超过 30cm,且 20cm~30cm 的石头含量宜为 30%左右。石碴料利用引水隧洞一标碴场取用。 (2)迎水面的护坡、护脚块石料主要从引水隧洞一标渣场的石渣中检拾,并将其堆 存于左岸基坑临时场地。围堰中所用大块石主要用于纵向围堰底角侧护面,块径 0.4 米至 1.2 米,要求石质坚硬,截流施工前在左岸基坑预先储存,施工时用机械抛填。 (3)围堰防渗土料从左岸的岸坡取用土石混 …… 此处隐藏:1061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导流控制即围堰填筑施工技术交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