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临时政府(2)
时间:2025-04-29
时间:2025-04-29
历史事件
阶级革命派的民主精神。
南京临时政府还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在政治方面:废除封建的等级制度及其称呼,革除清朝官场中“大人”、“老爷”称谓,宣布职员为“人民公仆”,官厅人员咸以官职相称,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或“君”;整饬吏治,慎重铨选。
在经济方面:制定了保护私人财产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通令保护人民财产、蠲除工商业的各种限制,鼓励华侨投资;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并颁令各省重视农事,赈济灾民;严禁买卖人口,禁绝贩卖华工。
教育和思想文化方面:对教育的内容和学制进行了改革,禁用清政府学部颁行的教科书,重新编写“合乎共和国民宗旨”的教科书,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的资产阶级公民道德,思想文化领域提倡理性化和科学化。
在社会习俗方面:允许人民信教自由和对越法行为进行指控,禁止和废除刑讯、跪拜、吸食鸦片、缠足、蓄辫等弊政陋习,提倡俭朴和廉洁奉公。
这些政策法令,移风易俗,革故鼎新,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主观念的传播,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在外交方面:由于对帝国主义存在幻想,南京临时政府明确宣布继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继续偿还清政府所借的一切赔款和外债。“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革命以前满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条件。”
南京临时政府的中央政权未能设立独立的司法部门,地方政权基本上沿用了清代的司法组织结构。但在司法制度中明确宣布了废除清代法律中所有与民国精神相抵触的条款,并为司法独立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依照南北议和的条件,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辞职时,提出袁世凯到南京就职的条件,但袁世凯制造兵变,拒绝到南京就职。4月5日,临时参议院被迫决议迁都北京。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它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宣告了中国两千年封建专制制度的终结和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的诞生,成为辛亥革命胜利的重要标志,正如孙中山自己所说:“予三十年如一日之恢复中华、创立民国之志,于斯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