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专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7)
时间:2025-04-19
时间:2025-04-19
消耗, 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从而保障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联系实际论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从四 方面努力: 第一,合理消费,形成文明生活方式; 第二,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第三, 节约能源, 加强耕地、 水、 矿产等资源保护; 第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题要点: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总体要求,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 重
、 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 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化建设、 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坚持节约资源 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节约优先、 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 循环发 展、 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 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 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 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1)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 文明理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 生态文明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 础, 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 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 要求。 (2)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各方面和全过程。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是涉及生产 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 不仅要把 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还要把生态文明的理 念、 原则、 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融入经济 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 过程,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 局。 (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 政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是 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方针。 (4)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就是在经济发展中, 要尽可能减少单位产品的资源 消耗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 减少污染物排放, 减少 废弃物产生; 积极发展节能产业, 推广高效节能产 品。 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推动矿产资源和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壮大可 再生能源规模。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 7
通、消费过程中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绿色 发展、 循环发展、 低碳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基本途径和方式。 (5)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 方式。 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 就是要 努力形成同传统工业文明那种大量生产、大量消 费、 大量废弃、 大量占用自然空间不同的经济结构、 社会结构和发展方式, 尽可能集中集约利用国土空 间, 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 提高能源资源消 耗少、 污染排放少的产业以及循环经济在国民经济 中的比重; 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和生产工艺进行 生产制造;倡导和推行绿色消费、低碳消费、适度 消费。 (6)创造良好的
生产和生活环境。生态产品是人 民群众重要的消费品、 生活必需品, 良好的生态环 境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 从源头上扭转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 境, 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这是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的目的。 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内容和意义? 答题要点: (1)内容。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解 决香港、 澳门和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其基本涵义 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高度自治;力争和平统 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即:要在一个中国的前 提下, 大陆作为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香港、 澳门和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 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 制度长期不变; 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台湾; 台 湾回归祖国怀抱, 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坚决反对台 湾分裂势力搞“台独” ,坚决反对“外国势力”干 涉台湾问题,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实现统一。 (2)实践意义。第一,顺利收回香港、澳门,保 证了两个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发展; 第二, 坚持 在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主权的同时, 照顾到台海两 岸的历史和现状, 有利于避免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 题带来的不良后果, 有利于推动祖国统一大业, 也 尽可能为中国经济建设争取到和平的国内外环境; 第三, 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树立了良好 范例,提供了新思路,进行了有益探索,有利于维 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 (3)理论意义。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统一、一 国两制”方针,是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 线, 从现实出发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科学构想。 第 一,创造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认为, 在一个国家内, 可以同时容纳两种不同性质
上一篇:企业部门和职位划分结构图
下一篇: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