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9)

时间:2025-04-20

小球在光滑斜面上从B 处滚到底端的过程中,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快,动能增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31.速度 质量 在水平面上移动距离的大小 不能 不行 木块会被推出同样远

【解析】

研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因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物体速度有关故实验时采用控制变量法,比较动能大小又用到转换法,让同一钢球(保持质量相等)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目的为了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不同)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转换法距离远表示动能大,距离近表示动能小).故该步骤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让不同质量(改变物体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保持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中钢球动能的大小是利用转换法通过观察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距离的大小反映出来的;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能达到探究目的,因为水平面绝对光滑时,木块在水平面将一直运动下去,无法通过距离比较动能大小;有同学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图右所示,利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弹簧压缩相同程度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该实验方案不可行可行,因为根据能量守恒,弹簧的弹性势能相同,虽然弹出球速度不同,但两者动能相同,故会看到的现象是:木块会被推出同样远.

32.左端 2 不合理 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4 变小

【解析】

【详解】

(1)实验前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端调节;

(2)小明在杠杆上A 点处挂3个钩码,根据: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A A

B B F L F L ⨯=⨯ 得:2×3=F B ×3,解得F B =2,即在B 点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这样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3)在图乙中,阻力臂为4个格,30°角对的直角边为斜边的一半,所以动力臂为3个格,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 ×3=15N×4,解得:F =20N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是20N ,若将弹簧测力计沿顺时针缓慢旋转至竖直方向,则动力臂逐渐变大,而阻力和阻力臂没变,所以动力变小,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

33.(1)甲 (2)否 (3)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比较“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和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的大小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甲可知,由于胡萝卜两边的力臂长短不一样,由图乙可知,当力臂不一样时两边的钩码的重力不一样,结论甲正确.只要满足“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因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和支点到力作用线距离相等,由图丙当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就可以证明.

考点:杠杆

人教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