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雪》读后感2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柔软的外表 冷峻的内心
——读鲁迅的《雪》有感
入手即融的雪,应该是柔软的吧?先生文中的雪,似乎就是这样的。他写江南的雪是滋润美艳之至了,又说雪里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宝珠山茶、梅花、杂草 这是江南的雪,是作者所钟爱的雪。而朔方的雪,才是作者所敬仰的,所要赞美的。
初读时,觉得这篇文章的色调是明朗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江南的雪。江南的雪融在作者甜蜜的回忆之中,江南孩子的快乐,江南景致的美丽,都淡淡地透露出那是令人神往的世界。而再用心去品味,又别有一番意味,似乎明白了先生所要表现的,以那朔方的雪所象征的战士。它是孤独的,是冷峻的,却也是顽强战斗的。猛然想起先生的那个年代,先生那颗顽强冷竣的心,是否就是这朔方的雪呢?
先生写雪,也写到了雨,却只是一笔带过没有多说。只是告诉了人们雨与雪的关系,这朔方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笔锋一转,先生笔下的雪由柔软变成了冷竣,由表面引入了内心,将雪完完全全地展示出来。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营造了一片广阔空旷的天地,偌大的空间只让雪独舞。“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就让这朔方的雪孤独却也顽强地去战斗吧!
字里行间透真情
——鲁迅《雪》情感赏析
作者以散文诗的笔调,真切、含蓄地写出了家乡和朔方两地雪景,并用其独特的视角和亲身的感受为我们构勒出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雪景图”。
可以说,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想到的和听到的每一幅景致中,都融入了作者的真挚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开端部分“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从“不幸否耶”一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暖国的雨的不赞同,因为它较这朔方的雪而言:少了一份坚毅,一丝冷峻和一种永不妥的斗争精神,但作者并未因此而做出评判,而后鲁迅先生又将家乡的雪喻成“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家乡的喜爱,两者形成对比。
而从紧接着的一系列的形容色彩的词,如“血红”“白”“青”“冷绿”等当中可以看出,先生内心的一种火热,一份赤诚。随后的那一段“想像”,更 1
上一篇:欧尚客户结算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