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2013笔记(2)

时间:2025-02-23

3《长恨歌》

文本详析

《长恨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与《琵琶行》共同构成白居易感伤诗中的叙事长诗双璧。

白居易对李、杨二人的爱情态度:渐次升华的特点

白的倾向从开头婉而多讽发展到了讴歌。

1.开头对面对李、杨两人的生活荒淫、招致祸乱作了明显的讽刺。

全诗前一部分写致“恨”之因——“惊破霓裳羽衣曲”(为界)——"长恨"本身

2、《长恨歌》的主导方面在后半篇,而另一方面白居易对杨贵妃的死和两人诚笃的相思赋予很大的同情。作者把失掉政权后的李隆基写得那么感伤凄苦、一心思念妃子;把幻境中的杨贵妃对明皇的感情写得那么纯洁专一、坚贞不渝;而那些情景交融、音韵悠扬的诗句又那么缠绵悱恻,富于艺术感染力;就客观效果说,自然引起读者对李、杨生死相思的同情。

为使前后有机结合,前半的讽刺保持着一定限度,而且多有讳饰。

《长恨歌》不仅是成功地写了爱情,首先是成功地写了帝、妃之间的爱情。 白在创作《长恨歌》时既满足了他个人心理需要,又抓住了具有集体原型意义的李、杨,写出了触及他人灵魂更是满足了全民族心灵需要的诗篇。

4《浪淘沙》

1、词的上片

用倒叙的方法,描写了诗人生活中的一个片断。梦里暂时忘却了俘虏的身份,

贪恋着片刻的欢愉。

景物描写。这一句词,景中蕴情,悲愁之情十分深刻。

做梦——梦醒(雨潺潺、阵阵春寒)

上片 倒叙 梦里——梦外 (昔——今)

对比

一国之君——阶下之囚

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

2. 词的下片

由长夜转到白天,表现出作者随时随地存在着的“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的心情。词的境界则由幽深转为阔大。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5 《听蜀僧濬 弹琴》

重点:

A语言特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李白自己对诗歌的主张:纯美自然——

大学语文2013笔记(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