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诗两首(3)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板书设计: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
池上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第二课时(5月20日 总第94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小儿垂钓》,并背诵。
2、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是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
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是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
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1、 (一) 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谁跟父母去钓过鱼呀?怎样钓鱼?
2、 那么怎样才让鱼上钩呢?
3、 为什么?
4、 谈话:老师这里有一幅图,(出示)你能看出是谁在干什么吗?
5、 那时侯有一位大诗人看到这一情景,颇有感触,写下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
的古诗《小儿垂钓》。板书课题。
6、 简介作者。
7、 释题:
“小儿"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释的?
8、 (出示“小儿垂钓”的画面)指名说说哪是钓鱼杆,哪是鱼线,并引导学生理解“垂
钓”的意思。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并引领学生尽快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通过释题,对诗文内容有初步了解。)
(二)学习古诗
1、 出示诗文
2、 学习前两句诗的意思。
(1)出示“小儿垂钓”的画面,及前两句诗。
(2)出示讨论题:
上一篇:高考社科类阅读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