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原理教学大纲(9)
时间:2025-02-24
时间:2025-02-24
飞行原理教学大纲
(二)分课计划
第三十三课 重量与平衡 2小时 1、本课教学内容要点
(1) 各种重量的含义和各重量之间的关系; (2) 重心位置的确定原理;
(3) 计算法、表格法和曲线法;
(4) 装载移动、增减后重心位置的确定方法。 2、本课教学要求
(1) 理解各种重量的含义和各重量之间的关系; (2) 了解重心位置的确定原理;
(3) 掌握用计算法、表格法和曲线法确定飞机重量与平衡的方法; (4) 了解装载移动、增减后重心位置的确定方法。
第三十四课 高速气流特性 2小时 1.本课教学内容要点
(1) 空气的压缩性;
(2) 弱扰动的传播(弱扰动波是怎样传播的,音速,弱扰动在气流中的传播),空气的压
力、密度和温度随流速的变化,流管切面积随流速的变化,飞行M数(什么是飞行M数,M数的物理意义);
(3) 激波和膨胀波(激波的概念,成因,激波的传播速度,超音速飞行中机身头部和机翼
前缘会出现激波,激波种类,激波随物体形状及M数的变化,膨胀波),在超音速气流中机翼上的激波和膨胀波。
2.本课教学要求
(1) 了解高速气流中,流管切面积、压力、密度、温度随流速的变化规律; (2) 理解飞行M数的概念;
(3) 理解激波的概念,形成激波的原因,激波随物体形状及M数的变化; (4) 了解膨胀波和在超音速气流中机翼上的激波和膨胀波。
第三十五课 高速飞行中的机翼升力和阻力 2小时 1.本课教学内容要点
(1) 机翼局部激波的形成和发展(临界M数,机翼局部激波的形成,机翼局部激波的发
展);
(2) 机翼升力系数随飞行M数的变化(亚音速阶段,跨音速阶段,超音速阶段); (3) 阻力系数随飞行M数的变化; (4) 不同飞行M数下的飞机极线。 2.本课教学要求
(1) 理解机翼局部激波的成因和发展情况;
(2) 了解升力系数、阻力系数随飞行M数的变化规律; (3) 了解不同飞行M数下的飞机极线。
第三十六课 高速飞机机翼的空气动力特性 2小时 1.本课教学内容要点
(1) 高速飞机的翼型特点;
(2) 后掠翼的空气动力特性(空气流过后掠翼的流动情形和后掠翼的压力分布),后掠翼
的临界M数,后掠翼的阻力特性,后掠翼的升力特性,后掠翼的翼尖失速。
2.本课教学要求
(1) 理解高速飞机的翼型特点;
(2) 理解后掠翼飞机气流流过后掠翼时的流动情形和压力分布;后掠翼的临界M数大,
阻力小的原因;
(3) 了解后掠翼的翼尖失速;
下一篇:骨科2013实习生带教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