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舞蹈与生态环境_试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地(4)
发布时间:2021-06-07
发布时间:2021-06-07
- 16 - 地域舞蹈与生态环境 李雪梅 农业民族对土地的眷恋,对田园生活的想往而形成的安土重迁的观念;游牧民族对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地习惯,造就了尚武好斗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而海洋民族则受大海变幻莫测和沟通外域的影响,筑就了富于冒险精神品行。可见基于环境制约下的劳作方式对人类文化的形成有着决定性作用。劳作方式在人类社会的不同阶段,即狩猎采集时代、农牧业时代、工业时代、科技时代以及同一阶段的不同民族,都明显的有着各自的典型特征。人们由于劳作方式差异的限定,形成了特定模式的传统人格倾向和社会心理特征,所以不同阶段的劳动群体,各有不同的生存策略,其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段均具不同的特点。基于生产和生活之上的民族舞蹈艺术,必定受之限制和影响而反映出特定的艺术风貌,遂使得各民族的民间舞蹈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
二、环境与民间舞蹈的独特“个性”
由于地理环境、生态条件等的各异,造成了人类生存环境具备了各自独具的基本色彩,所以人类造就了色彩芬异的文化模式,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尤为如此。往往也正是由于这些地理环境、生态条件的各自特性,从而形成风格各异、色彩多样的不同种类的民间舞蹈。例如生活在草原的民族创造了气势宏伟、博大的游牧舞蹈文化,生活在江河平原地带的民族,创造了风格细腻、欢娱的农耕舞蹈文化。可见在相似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由于地域不同,也可能创造出不同舞蹈文化形式。加之中华民族有着雄居世界第三的广阔疆域,众多的民族成分,多样的自然环境,这一切决定了中国具有丰富的民间舞蹈种类。
传统的民间舞蹈是一种民族的、地域的、群体的情感表现,主要表现为自娱自乐的抒情形态及表达方式,是对自身客观生态环境的拟态体现,本身生产、生活方式的艺术再现和群体民族思想情感的释放,并由此达到了由个体向集体的民族认同和种族归属。人类文化的演进过程即需要创造性,也需要认同性。人类以积极的方式改变着自然以适应自我,这与动物那种以自身的改变,即肉体器官的改变,去适应环境是根本不同的,创造性改变着原有的自然界,认同性导引文化的形成。只有当创造性与认同性充分地结合,即把个性的创造力沉积到文化原型中,才能形成人类文化的完整结构,尤其是民间舞蹈文化的演进和流变。为此,民间舞是特定族群的人民共同体,在相对一致的物质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共同心理结构和审美情感的结晶。所以民族民间舞蹈具有较强的激越情感和表现情感的功能,民间舞蹈在实用的母体中产生,实用性可以说是民间舞蹈之根,这一点使得它密切了和现实社会的关系,而成为人们情感相通的独特形式,并在时间的维度上表现出超稳定的延续,可以从当今追溯到远古,使其文化内涵得以更加丰富,总体概括民间舞蹈的个性具有:
永远的原始性——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具有久远的源头,在各类文化艺术中,舞蹈艺术萌发出现的时间最早。尽管后世的人们不断地为之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许多民族的民间舞蹈仍然保持着古老的遗风。甚至有些民间舞蹈可以看到人类初期生活的原始影子,诸如:祭祀舞蹈,宗教舞蹈等。
鲜明的民族性—一定的民族居住在一定的地域环境内,他们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特有方式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也一并形成了各民族共有的文化心理。这一特点是在各民族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发展中自然形成的,然而一旦一个民族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离开了原来的居住地域环境,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虽然会随新环境的不同而或多或少地产生一定的变化,但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在强烈传承性的导引下,仍然会保持着本民族固有的文化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