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舞蹈与生态环境_试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地(2)
发布时间:2021-06-07
发布时间:2021-06-07
- 14 - 地域舞蹈与生态环境 李雪梅 缓慢、迟钝和被动,而社会人文因素的作用则比较的迅速、主导。
舞蹈文化作为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当然地具备了地域性的基本特征,尤其是民族民间舞蹈,因为一个民族舞蹈风格特征是该民族舞蹈在形式、内容等许方面上较其他民族舞蹈所具有的个性特征,而这种个性特征的形成则主要取决于这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劳作方式、性格取向以及观念形态等诸因素。
自然环境之地形的影响——在自然环境中的下垫面,即指地球表面的海陆性质、地形种类、地势高低、植被类型、气候特征等的不同种类所构成的总合,这种综合的自然属性一般在心理上造就一个民族的意识趋向和精神品格的形成。比如:在地形地势险峻的山区峡谷,以及气候恶劣的寒冷干旱地区生息的人群,往往在心理上形成一种进取心态,即征服自然以求得生存的意识较为强烈,从而确定了他们粗犷的性格和豪迈的气质,为此形成的文化特征一般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山岳文化、沙漠文化);而那些地形地势平坦的平原河谷地带,以及气候温和的森林地区生活的人类群体,在较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下容易形成较为满足的心理,即希望天、地、人融合的观念较为明显,进而形成了平和的性格和沉稳的气质,就此形成了具有凝聚力和容纳性的文化特点(河谷文化);在地形单一开阔、气候呈半干、旱状态的草原地带生息繁衍的人群,在举目无障、宽广空旷的环境里,注定形成了开朗的性格和奔放的气质,进而形成了流动性和外向性的文化特质(草原文化);相形之下,那些与大海为伍的渔民,由于海洋的变幻莫测,因而炼就了坚韧的性格和深挚的气质,于是形成了具有开放性和冒险性的文化特性(海洋文化)。
地形不仅影响人类的心理,还在决定意义上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源。人类发展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在开阔平坦的地区(如:华北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尼罗河三角洲等地),相对平坦广阔的地形条件有利于文明的产生,也有利于财富的积累和权利的集中,更有利于将分散的个体串联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新的中心,即文明源地的产生。人类文化史上四大文化发祥地所具有的共同的环境特征充分证实了这一切。在人类文化形成的四大源地,都具备相似的地理位置,以及平原上开阔低平的地形地势,热带、温带中温暖湿润的气候和丰富的植物种类,肥沃的土壤和较好的植被,大江大河的中下游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水源等,它充分说明了在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的基础作用。
自然环境之气候影响——环境中的气候是通过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及数量以及人类的生长与繁殖,并极大地制约着生产水平和生活条件。一般主要是对人类的分布、迁移有深刻的影响。例如冰期与间冰期之间的气候变迁,导致分布草原与森林之间的人类迁移。同时气候还影响人的生理机能乃至人的性格。例如有关气候对人体的影响之研究表明:微风能够刺激人的神经,并提高人体神经的兴奋性,这使得分布在海边和高原地带的人群,富于幻想和不安于娴静,在我国人均身高的基本状况有以下规律,主要表现为:身高随纬度的增高而增高——北方高于南方,身高随海拔的增高而增高——高原高于平原,身高随湿度的降低而增高——西部高于东部,身高与营养的状况成正比——城市高于农村。
自然环境之景观的影响——在不同的景观下,由于拥有的生物种类和群落各异,致使在一定景观里生活的人群必然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因为人类接触的自然环境是信息的源泉,感官起着检验信息的作用。感官产生的反应通过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大脑对摄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产生相应的控制作用,形成自然的反馈作用,所以这种影响反映在文化方面,就必然地带有自然界赋予的种种印记,表现在舞蹈文化方面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低纬度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