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语文 年级:高二 教师:孙忠惠(7)

时间:2025-02-24

验去与书中的内容建立联系,从而加以理解、吸取的过程。这种情况倒有点像“将本求利”,而并非“不用本钱”。(1)

比如最近偶然检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看到其中一条说“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注)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这种感受当然深刻;但仔细想想,一个读者要得到这样的感受,他自己也还是要有一些“本钱”的。例如他必能看出“西风”二字不能换成“东风”“南风”或“北风”。因为“东风”“南风”给人以阳和之感,不能与“残照”相配;“北风”则嫌其凄厉,不如“西风”的萧飒更利于全景统一。这种感受来自生活体验、文化素养乃至较为细致的语感,这些便是读者的“本钱”。再如“汉家陵阙”四字,假如换成“秦家陵阙”或“隋家陵阙”,原词的“气象”就不免减色;而对“气象”的感受,还可能要更多的“本钱”,即对秦、汉隋三朝的历史面貌和文化特色有较多的印象积累,能形成某种“完形感”,才会觉出此处只有用“汉家陵阙”最好。此外,读者还须读过一些登临怀古之作,并有意无意地在心里与李白此词相比,才能理解王国维何以把这二句视为登临的绝唱。(2)

读者的“本钱”从何处积累呢?看来主要是从生活中和书本上得来。蒙童入学,未曾读过书,但他已在生活中认识了不少事物,所以才能学懂浅近的课本。读书、做学问都必然有一个从少到多、由浅入深的过程。两手空空而想在学术上成为“暴发户”,恐怕是不可能的。因为学问的增长自有其规律,必须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文化积累去吸取新知,乃至创新立说。所以人们在看书学习中必须致力于消化与吸收,使新知新说和自己原有的修养融合在一起,使之真正化为己有;甚至打上学术个性的印记。(3)

读书的“本钱”固然重要,但也要看这本钱使用得是否恰当。即以古书的注释为例,即使是“圣经贤传”,也往往有“本钱”使用不当的情况。例如《毛传》《郑笺》的作者能为《诗经》作《传》作《笺》,自然是大有“本钱”的读书人了,然而出于他们心中都梗着个《诗经》用于教化的念头,所以在对《关雎》这首描写“君子”思恋“淑女”的爱情诗作注释时,便把诗篇理解为旨在宣扬周代君主、后妃之德的作品了。这就把“本钱”作了错误的“投资”。不过《毛传》《郑笺》毕竟还用其“本钱”在《诗经》的字词解释、名物训诂上作出了成绩,可算有得有失。(4)

(注:这两句词出自相传为李白所作的《忆案娥》。全词为“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21、第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3分)

A、对老师的话提出商榷并作委婉批评。

B、具体论证老师的话“未必尽然”的理由。

C、阐明读书是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获取新知的过程。

D、指示、提出自己的主要论点。

22、文中“这种感受”和“这样的感受”所指有没有区别?请简述理由。(不超过35字)(3分)

7

科目:语文 年级:高二 教师:孙忠惠(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