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语文 年级:高二 教师:孙忠惠(4)

时间:2025-02-24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

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

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10、对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

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

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

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湖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

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11—16题:(18分,每小题3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注1]。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注2],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注3],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注1]不错意:不介意,谓不加疑。错,通“措”。

[注2] 休祲(jìn ):休,吉祥;祲,妖气。指上文彗星袭月等事。

[注3] 色挠:神色沮丧。挠,屈。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不说.说:同“悦”,高兴。

B、以君为长者

..长者:年长的人。

C、而君逆.寡人者逆:抵触,违背,不顺。

D、免冠徒跣.跣:光着脚。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C、虽然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4

科目:语文 年级:高二 教师:孙忠惠(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