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语文 年级:高二 教师:孙忠惠(12)
时间:2025-02-24
时间:2025-02-24
天津一中2001—200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一.1.D 讲解:A.“kě”应读作“gě”,“huán”应读作“yuán”,“chú”应读作“zh ú”;B.“hé”应读作“kè”,“pī n”应读作“pī ng”;C.“jì”应读作“jiè”,“qiā o”应读作“qiǎ o”,“jì”应读作“jí”D.“qiān”应读作“xiā n”。
2.C 讲解:A.“蔽”应改作“敝”,“侯”应改作“候”,“示”应改作“事”;B.“蹁”应改作“翩”;C.“诽”应改作“菲”,“招”应改作“召”;D.“撼”应改作“憾”,“必”应改作“毕”,“景”应改作“境”。
3.B讲解:矫捷,矫健、敏捷;嵌置,突出美感和稳定性;淙淙,流水声。
4.C 讲解:根据语境,应用“引以为戒”“引为鉴戒”等。
5.A 讲解:B.“下降了一倍多”应改做“下降了一半”,下降、减少不用倍数,而用“几成”“几分之几”“百分之几”;C.“加以”后不能出现时态助词“着”、“了”、“过”;D.主语不一致。
6.A 讲解:①与“文短气长”呼应,③注意两短语间的逻辑关系。
7.B 讲解:《楚辞》中主要是屈原、宋玉的作品,还有汉代人仿制之作。
8.A 讲解:并未联想到“年寿之不能长久”,未流露出“人生苦短的感伤”,而是体现了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9.B 讲解:第二首诗写的不是月下之景。
10.B 讲解:无“宠辱偕忘”的感觉。
11.B 讲解:长者,忠厚老实的人。
12.A 讲解:A.为“接受”义;B.(古)于是、就,(今)因为;C.(古)虽然如此,(今)表转折;D.(古)只、仅,(今)笔直。
13.C 讲解:A.表转折,“但是”;B.介词,“用”;C.第一句,句首语气词;第二句,指示代词“那些”;D.助词,“……的样子”。
14.C 讲解:长跪,坐在地上直起上身。
15.B 讲解:①是“庸夫之怒”,⑤是秦王的表现。⑥与“布衣之怒”无关。
16.B 讲解:秦王十分霸气,词气不谦和,态度不诚恳,并不是想让安陵君受到感动而归顺自己。
译文:秦始皇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你能答应我吗!”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卫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于是派唐雎出使到秦国。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然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忠厚老实的人,所以没有放在心上。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难道不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吗?”
秦王气势汹汹地发怒了,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使百万尸体倒下,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普通平民发怒吗?”秦王说:“普通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见识浅薄的庸人发怒,不是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慧星的光芒冲击了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股白色的云气穿过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
12
下一篇:两法衔接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