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综述(3)
时间:2025-04-05
时间:2025-04-05
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原 则。 要重点处理好三大关系: “一元化”与“多样性”的关系;阶级性与普世性的关系;批判性与 整合性的关系。 有学者认为,“共建共享”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也是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原则和根本途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
学界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坚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 建设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注重社会公正和社会公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平等地分享社会主义改革 和建设所带来的成果。如李崇富认为,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构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不 能仅仅依靠对未来社会的预见、希望和理想的支撑,更主要的是要依靠社会主义的直接实践和社会 现实。 ”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和“抓手”有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就建设主体而言,有学者 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研究、宣传。要为领导干部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有学者认为,执政党是关键,执政党首先应当成为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最重要的示范者。另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是人民群众, 特别是其中的先进部分和青少年一代。 而就建设客体而言,有学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关键是抓“理想信念教育”。 也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着力点和关键是“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 有学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的宣传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之中;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 社会思潮。 有学者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有科学的灌输理论;必须上下良性互动; 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社会机制,从而实现教育转化,系统推进。 概括地说,学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的思路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1)思想教育思路;(2)利益驱动思路;(3)制度设计思 路;(4)创新模式思路。
十七届六中全会
此次会议主要议程是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这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从文化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很深的意味。
当前的形势很复杂,也很严峻,既不能一味悲观,更不能盲目乐观,需要的是清醒和理智。总的来看,主流是好的,但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和忧患。而那些问题错综复杂的背后,有一种更深刻、更可怕的乱象,那就是文化上的忧虑,不和谐的隐患。不论是经济,还是政治,最终的根源都可以归结到文化上。所以抓文化,就是抓根本,抓长远,甚至是抓系统。这就是文化为魂的深刻涵义。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是我们中华抿族的“文化精髓”“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五千年文明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与时代发展的先进文化的结晶,是维系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总结吸收了中国历史文化的优秀传统,又顺应时代发展赋
上一篇:三层架构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下一篇:电信集团客户营销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