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综述(2)
时间:2025-04-05
时间:2025-04-05
与探索。然而,由于理论视角 和认知构架的差异,学者们所提炼的核心价值理念也不尽相同,这恐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 究中存在的最大分歧。 侯惠勤认为, “劳动优先”“人民至上”“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 、 、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李忠杰提出,要把“发展”“富裕”“民主”“文明”“公平” 、 、 、 、 、
“正义”“友爱”“互助”“安定”“和谐”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来研究。 也有 、 、 、 、 与此相似的其他一些提法。还有学者提出要将儒家核心价值观与现代伦理价值相嫁接,如焦国成提 出以“人本”“公忠”“和谐”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 、 、
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特征和功能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 目前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其一, “四方面体系”说。该论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 的概括,也是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提法,但不同学者对这“四方面体系”地位和作用的解读却有 所不同(如前所述) 。其二, “五层同心圆体系”说。该论认为,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就是核心价值 观,它的层次由里到外分为伦理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它的边沿就 是人们的日常物质生活。 其三, “五维度体系”说。此论认为,应从价值指导、价值理想、价值取 向、价值评价和价值创造等方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此外,还有“核心、保护层、 反例和危机—转机”说。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征 “三特征说”中,有学者从理论创新的角度出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征是,严整 的逻辑结构和清晰的逻辑层次;具有广泛的涵盖性、包容性和适用性;具有很强的整合力、亲和力 和感召力。 也有学者认为,它的特征是普遍性与民族性、单元性与复合性、保护性与扩展性。 “四 特征说”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特征是:鲜明的主导性;广泛的包容性;强烈的时代 性;独特的民族性。 “五特征说”认为,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征有政治性、先进 性、时代性、民族性和适用性等特征。 此外,还有“六特征说”和“相对与绝对统一说”。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 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规范功能;整合功 能。 还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指导功能、引领功能、整合功能、创新功能。 另 有学者认为,它有坚定理想信念、引领社会思潮、提供道德规范、激发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等功能。
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的关系
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体现的文化、政治、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观来指导现代化建 设,将其贯彻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成为学界开始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但是,目前的 研究尚集中于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两大方面,缺乏对社会中其他“三大建设”的研究 与探讨。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建设 从根本意义上讲,文化的灵魂是核心价值观。田心铭认为,建设和谐文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综述
价值体系为根本。王伟等进一步认为,建设和谐文化,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而确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和素质为基础。学界围绕如 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大众文化以及高校文化建设、领导文化建设 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有学者认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众文化中的主导作用,同时 要正确处理好文化建设中“一元指导”和“层次需求”、“文化交流”与“文化主权”、“文化继 承”与“文化创新”、“和谐文化”与“文化和谐”等关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学界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有学者从两者 之间的内在一致及其共同规定性入手,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 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重在落实。因此,学界聚焦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价值的思路与对策。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有自身的方法论原则。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必须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原则;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原则;稳定
上一篇:三层架构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下一篇:电信集团客户营销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