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学科教学要求(3)

发布时间:2021-06-07

内容标准 1.通过实 验认识滑动摩 擦、静摩擦的 规律,能用动 摩擦因数计算 摩擦力。

学习要求 1. 通过实验了解滑动摩擦力 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 的方向。知道动摩擦因数,会用 公式 f=μN 进行计算。 2. 通过实验了解静摩擦力产 生的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 向,会用力的平衡条件计算静摩 擦力大小。 3.知道最大静摩擦力。 4. 体验摩擦力对我们日常生 活的影响。

教学建议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验,分析滑动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创设 情境逐步让学生认识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 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 关的实验中,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可能有 关的因素,然后通过实验予以验证,不能只限 在与压力有关的探究上,尽可能从实验中得出 定量关系。 3.在静摩擦力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学 过的二力平衡等知识,分析静摩擦力的大小和 方向。 4.摩擦力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力, 有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其与生 产、生活的联系。

2.知道常 见的形变,通 过实验了解物 体的弹性,知 道胡克定律。

1.知道常见的形变,例如拉 伸、压缩、弯曲、扭转等形变。 2 .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 性。 3.知道胡克定律,能用胡克 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4.通过微小形变实验,让学 生体验微小量放大的科学方法。

1.通过调查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用弹簧 的形状,让学生了解常见形变的种类和弹力大 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在研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实验 中,引导学生通过图像法寻找弹簧伸长量与弹 力的关系。 3.设计微小形变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 操作中体验微小量放大的科学方法,体会实验 设计的巧妙。 4.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简易弹簧秤,了 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3.通过实 验,理解力的 合成与分解, 知道共点力的 平衡条件,区 分矢量与标 量,用力的合 成与分解分析 日常生活中的 问题。

1.

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和 分解,体会等效法在解决问题中 的作用。 2.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 3. 初步掌握受力分析的基本 方法,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会用作图法求出合力或分力。 4. 能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 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力学 问题。会用正交分解法和直角三 角形等有关知识,计算合力和分 力。

1.通过具体实例,形成合力和分力的概 念,体会等效替换的思想。 2.通过实验寻找合力和分力的关系,验 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3.合力和分力的计算只要求能应用作图 法和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问题。 4.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正交分解法。 对正交分解法,只要求力按作用效果可分解为 相互垂直的两个分力。 5.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利用共点力平 衡条件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 象,并进行受力分析; (2)根据需要进行力的 合成或分解; (3)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并求 解。 6.不要求解决复杂连接体的平衡问题。

4.通过实 验,探究加速 度与物体质 量、物体受力 的关系。理解 牛顿运动定 律,用牛顿运 动定律解释生 活中的有关问 题。通过实验 认识超重和失 重现象。

1.了解理想实验,体会其在 解决物理问题中的作用。知道理 想实验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 法。 2.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和意义,并会正确解释生活中的 有关现象。 3.知道什么是惯性, 并会正 确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理解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4.通过实验探究 a 与 F、m 的关系,并学会在解决问题中应 用控制变量法和图像法。 5.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和意义。知道力是使物体产生加 速度的原因。会用牛顿第二定律 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动力学 问题。 6.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1.在进行伽利略理想实验教学时,应充 分挖掘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并尊重史实,让学 生知道理想实验是在真实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合理的逻辑外推,体会理想实验方法在科学研 究中的重要作用。 2.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应注意在 初中基础上的提升,注意物理思想方法的教 育。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物体的惯 性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4.在探究 a 与 F、m 关系的实验中,应 引导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完成对 a、 F、 m 的测量, 注意科学方法的应用,如控制变量法、平衡法 (平衡摩擦力) 、图像法等。 5.在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教学中,让学 生体会物体的运动性质是由物体的受力情况 和初始运动速度决定的,明确运动和力的因果 关系。在初学阶段不宜出现连接体问题。 6.在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中,

应引导学

物理2

本模块是共同必修模块。在本模块中,学生将通过机械能、曲线运动的规律和万有引力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体会高中物理课的特点和学习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为后续模块的选择做准备。

主题1 机械能和能源

4. 理解功率的概念, 能运用 公式 P=

3.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力做正功 和做负功的意义,并能进行计算。 4.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功率的意义并能区 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5.引导学生推导 P=Fv cos α 并理解其意义, 领会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区别,并进行计算。 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让学生知道机动车有两种典 型的理想化启动方式。 6.让学生调查了解身边各种机器的机械功率 大小,通过比较体会机械功率的意义。

W 进行计算。 t

5.理解公式 P=Fv cos α 的 意义。知道公式 P=Fv 的适用条 件。 领会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 区别, 并能正确选择公式进行计 算。 6. 了解生活和生产中与机械 功率有关的知识, 关注生活、 生 产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意 义。 2

.通过实验, 探究恒力做功与物 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理解动能和动能定 理。用动能定理解释 生活和生产中的现 象。 1. 理解动能的概念, 能根据 质量和速度计算物体的动能。 2. 通过实验, 探究恒力做功 与动能变化的关系。 理解动能定 理, 明确动能定理表达式中各物

1.在初中已有动能定性概念的基础上给出动 能的定量表达式。 2.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的实验 中,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该实验要测哪些物 理量? (2) 用什么方法、 什么仪器进行测量? (3)

理量的含义。能推导动能定理。 如何进行实验及实验时应注意哪些事项?(4)对 3. 会用动能定理计算功和动 能, 能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 产中的有关现象。 实验所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评估。培养学生设计 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及交流评估的能力, 并得出动能定理。 3.指导学生从理论上推导动能定理。 4.引导学生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动能定理两种 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体会可以从功能角度解 决力学问题,动能定理有时还可以解决牛顿运动 定律不便解决的问题。 5.通过具体实例体会动能定理在生产、生活 中的应用。

3 .理解重力势 能。知道重力势能的 变化与重力做功的 关系。

1. 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 会 计算重力势能。 知道重力势能的 相对性。 2. 能通过对各小段重力做功 积累的分析, 认识重力做功与物 体的运动路径无关。

1.在初中已有重力势能定性概念的基础上给 出重力势能的定量表达式。 2.通过具体实例使学生认识重力势能的值与 零势能参考面的选择有关,并理解重力势能正、 负值的含义。 3.从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逐步扩展到物体沿

3. 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 力做功的关系。 4. 了解弹性势能并知道它与 哪些因素有关。

光滑曲面下滑,引导学生认识重力做功与运动路 径无关,只跟始、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 4.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两处高度物体 重力势能的差与零势能参考面的选择无关,从而 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5.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发生弹性形变 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程 度有关。通过趣味小实验,让学生了解弹性势能 的变化是由弹力做功决定的,弹性势能与重力势 能具有相同的特点。

4 .通过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 律。理解机械能守恒 定律。用机械能守恒 定律分析生活和生 产中的有关问题。

1. 了解机械能的定义, 知道 机械能是标量。 2. 能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 恒定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 3. 能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 生活和

生产中的有关问题。

1.让学生了解机械能是由于物体机械运动而 具有的能量,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之和,势能包 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认识机械能的表达式。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让学生 知道:(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2)用什么方法、什么仪器进行测量? (3)为了计算方便, 应如何选择零势能参考面? (4) 如何设计记录表格?(5)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 3.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机械能守 恒定律的内涵,体会能的转化与守恒的思想。在 教学中应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只有重力做功与只 受重力作用的不同。 4.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应用机械 能守恒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选取对象和研 究过程; (2)判断是否符合机械能守恒条件; (3) 选取零势能参考面; ( 4)列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 达式,解出结果。 5.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区分动能 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在表达上的不同,知道机 械能守恒定律也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途径之一。 6.简单介绍有关弹性势能与动能的转化以及 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

5 .了解自然界 中存在多种形式的

1. 会列举自然界中存在的不 同形式的能量。

1.通过讨论历史上发明永动机失败的原因, 帮助学生认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意义。

主题2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物理学科教学要求(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