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与评析(4)
发布时间:2021-06-07
发布时间:2021-06-07
亚洲经济
此外,我们在前面关于特区选择的战略剖析中说到,经济特区之所以在南方沿海的这些地区设立,是对其比较优势(包括区位优势)的重新肯定,这潜在的涵义提出了一种新思路:各地经济的发展不能撇开自身的实际特点,要从实际出发,认清自己的比较优势,寻找自己正确的经济发展定位。这也是对“共同富裕”思想的另外一种阐释,自身比较优势较大的地区可以、也应该先发展起来,而更大范围的东南沿海地区显然在区位、对外联系等诸多方面都具有与经济特区的共性,完全可以参照特区经验作为第二梯队先发展起来。更进一步地,则有沿江地区、沿边地区乃至全国上下,都可以效仿找准自己的发展地位和开放的适当方式,特区独有的发展经验因此就得以顺利“泛化”、推广,全面的开放空间也就开始演进形成了。
在全国关于经济发展的主流思想仍然无法跳出计划思维的情况下,经济特区取得了一种超越大氛围的市场发展试验,因而隐性地为特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特别的条件,这就是经济特区最“特”之处。那么,其他地区要学习经济特区的经验,最大的呼声当然也就在于要求计划体制和过多行政管制的松绑,为通过市场力量促进增量改革的顺利进行扫除障碍。当然,
计划体制在大范围的松懈,以及在全国更大范围公
平、有效的市场机制的成功构建,也就意味着特区的政策优势、比较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的丧失,这不得不引起各个特区关注制度变化条件下的长远发展问题,经济特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就由此提出。
(--)对外开放空间的逐步推进
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很好地担当起了作为改革的“试验田”的角色,为加强国内外经济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作用,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积累了经验。1984年2月24日,邓小平在和中共中央的一些负责同志谈话的时候指出:“除现有的特区外,还可以考虑再
开放几个点,增加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
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这样
做,肯定是利多弊少。,,[4]很快,多层次、全面的对外
开放开始梯度推进,扩展到全国各地,形成了“点
——线——面——边”的多层次开放格局。
以经济特区为“领头羊”的开放“点”,由沿海
城市形成的开放“线”及扩大范围后的开放“带”,
由沿海开放区构成的三个开放“面”,由沿长江主要
《亚太经济》2008年第5期
城市形成的开放“脉”,由边境主要城市形成的开放“边”,以及内地除拉萨外的所有省份同时形成的全面开放,构成了一个有点、线、带、边、脉构成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梯度推进的全面对外开放空间格局。
(三)全面开放的实绩评价
对外开放在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强劲增长的重要动力。第二,对外开放把中国纳入了国际分工的范畴,也是构建新的产业结
构体系的主渠道。第三,对外开放使得沿海地区率先
起飞,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全面对外开放空间格局的形成,促使了在全国范围内对外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展开[5J,包括打破外贸体制的垄断局面、加强外贸体制的市场调节、建立外贸宏观调控体系、推行外贸承包经营体制等诸多方面,并且参照国际贸易惯例促进对外贸易体制的宏观改革,促使了中国的经济体制开始向国际上通行的市场经济体制靠拢,一些具体的经济管理方法和手段也逐渐向国际惯例靠拢。
三、非均衡的区域经济概貌
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正是承认了市场的力量,并且通过对外开放的办法促进了东部地区的率先发展,进入了区域非均衡的经济增长轨道。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均衡到非均衡的转变在旧中国的经济发展历史中,沿海和内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直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新中国政府一直都没有回避这个问题。一直到1979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都是实行以开发内地为中心的开发布局模式。通过这种均衡战略,加速了内地的经济成长,建立起一批初具规模和行业比较齐全的工业基地,与沿海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但是,这种均衡战略是在计划行政的手段下推行的,扭曲了以效率为中心的资源配置机制,事实上也没有达到使内地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效应与沿海地区“均衡”的目的。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转移,产业转移也由此又将兴起新一轮高潮。不论是从世界各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还是从东亚经济发展的雁行模式来看,沿海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优势都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基地,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如果中国要进入东亚经济发展的第三梯队,就必须利用沿海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人文优势和经济优势,通过外来产
75
上一篇:方剂学——理血剂
下一篇:国史研究与地方志的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