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农民运动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积极作用.吴(3)
发布时间:2021-06-07
发布时间:2021-06-07
民国,民族
吴日岗,简华春/ 右江农民运动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积极作用
① 《广西东兰革命委员会最低政纲》1929 年10 月,原件存东兰县档案馆。 积极举办各种劳动中学、劳动小学,同时开办夜校和
妇女识字班,成立农民夜校,组织瑶胞学文化,唱革命
歌曲和山歌。东兰县革命委员会还规定创设通俗阅
报室、图书室,注意对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利用和保
护,采用汉、壮、瑶民族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如山歌、
戏剧,进行宣传鼓动工作,使各族群众乐于接受,既普
及了文化又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的革命觉悟。
农民运边的领袖还非常重视对少数民族农民干
部的教育和培养,使土生土长的各族干部迅速成长为
农民运动的骨干。他们在农民运动、武装斗争和革命
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中,充分利用了作为当地人同本地
的群众有着密切关系这一特殊条件,在发动群众、组
织群众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是少数民族聚
居区的右江农民运动开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
毛泽东就曾经说过:“在推进解放区的各项工作时,必
须十分注意扶助本地人管理本地的事业,必须十分注
意从本地人民优秀分子中大批地培养本地的工作干
部。”[ 6 ] ( P992) 韦拔群就是农民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杰出
代表。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干部,韦拔群对
本民族的基本状况和本民族的人民的意愿有着深刻
的了解,因而最能代表本民族群众的利益,带领各族
人民去进行革命斗争。他同本地的壮、瑶、汉等各族
人民建立了血肉关系和同胞情谊,因此,得到了本地各
民族群众的拥护并有着很高的威信和很强的号召力,
在东兰县甚至一度出现了“一般群众只信仰韦拔群同
志个人”[7 ] (P164) 的现象。为了教育和发动瑶胞共同革
命,每届农讲所举办时韦拔群都邀请瑶族同胞参加学
习。一些进步的瑶族青年如罗金陶、罗仁桃、兰茂才、
杨正规、韦金义等十余人先后参加农讲所第二、第三届
学习。在农讲所里他们第一次受到了革命思想的洗
礼,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正是在这些骨干的带动下,
广大瑶族同胞纷纷参加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
(四)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发动
少数民族人民参加革命。
这是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的重要内容。为了宣传
革命,发动各族群众,韦拔群编唱壮族山歌,学唱瑶
歌。他穿着与老百姓一样装束的壮族服装,脚踏着草
鞋、戴着斗笠,足迹走遍壮乡,探访茅屋寒舍,街头巷
尾,经常深入到瑶胞居住的西山里,同各族群众拉家
常,讲革命道理;向瑶胞宣传革命,提出了“不给山主
抬轿、服役、送礼”等口号,与瑶族群众同吃南瓜饭,同
喝野菜汤,同干山场活,同睡火塘旁。有的群众看到
他餐餐吃玉米糊或红薯,要煮干饭给他吃,他坚决不
同意,并把吃红薯称为“吃香肠”,同群众一起吃得津
津有味。有的群众家里没有棉被,他便盖稻草或麻布
袋度寒夜。他以平等的态度,尊称瑶族同胞为“瑶
友”,并且以打老庚(结拜兄弟) 的方式进行串联,向进
步青年宣传革命道理,因他与贫苦群众打成一片,深
受瑶胞的拥戴和信任,群众都亲昵地称他为“拔哥”,
各族群众特别是瑶胞也纷纷加入到农民自治会,表示
要跟着韦拔群闹革命。他们说:“要到对岸,搭桥过
河;要闹革命,去找拔哥。”
右江农民运动的其他领导者也同样因此获得了
少数民族同胞的尊重和爱戴。出生于东兰县一个贫
苦壮族农民家庭的陆浩仁是右江农民运动领导者之
一。1930 年的农历三月三,他找瑶族群众罗卜受谈
话,尊称罗卜受为老庚同志,同罗卜受全家共进晚餐,
他不吃干饭和酒肉,和瑶族同胞一样喝着玉米粥。这
些言行,让罗卜受觉得这位领导就与拔哥一样,对瑶
族同胞非常的尊敬和亲密,便把他当作知心人一般,
把所有的心里话都说了出来。
红七军主力北上后,韦拔群回右江重建二十一
师,坚守革命根据地,这是一项最艰巨的任务。为了
反对敌人的“围剿”,韦拔群率领师部特务营到都安边
界的板升一带打游击和宣传工作。在那里,他特别注
重做都安弄邪峒瑶族首领候光荣的政治思想工作,因
此候光荣的思想转变很快,他给红军当向导,消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