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特征_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3)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间缺乏协调。
三、中国城市化水平及其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1.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城市化意味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而促进城市人口增加的首要因素是非农业就业的增长。1978年以来农业就业比重从70.5%降低到2007年的40.8%,而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从29.5%增加到59.2%。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主要是工业和服务业的增长)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均GDP的变化趋势和城市化水平的推移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利用Pearson指数对中国1978—2007年的全国城市化率与各经济指标进行两两相关性分析,可得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之间具有相关关系。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尤其是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均超过了两位非农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体,经济增长和城数,
市化水平的提升密切相关。图2为1978年以来的人均GDP水平和城市化率的变化比较图,两者的趋势一致,具显著正相关关系。
2.公共政策与城市化
中国城市化进程除受到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
显著影响外,还受到公共政策因素的左右。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阶段的城市化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自1978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由平稳增长进入快速增长阶段,这显然和中国的城市化推进政策、逐步放开的户籍制度、财政制度改革、住宅市场化改革等鼓励城市化发展政策的推行有关。
(1)城市化推进政策改革开放初期,对于城市化发展所采取的还是比较消极的政策。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
积极发展小城市是当时的城市发展方针,而城市、
“离土不离乡”则是当时回避城市化的一个缩影。自1996年开始的“九五”计划则不再提及控制大城市规模,并明确提出向非农产业转移4000万农
“十五”“实施城业劳动力;2001年开始的计划提出
,市化战略”从而极大地推进了1990年代中期以来
的城市化进程。
(2)户籍制度与城市化
中国户籍制度的实行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这种户籍制度对中国城市化进程起到了控制作用。从不断调整的中国户籍制度
可以1978年为界将其划分为前后两的发展来看,
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之前的户籍制度形成阶段。195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
,制度的指示》开始在全国城乡全面建立统一的户
口登记制度,并颁布了《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
,“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定》将与作为人口统计指标,标志着按“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进行划分与管理的二元户籍管理体制的形成。此后的20年中,户籍制度的重点始终是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并限制小城市向大城市的人口流
“农转非”,动,严格限制积极支持反向流动。
第二阶段:1978年之后的户籍制度调整阶段。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户籍制度也随之出现了巨大的改变。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人员调动和“农转非”的政策均有所放宽,并开始鼓励科技人员合理流动。截至2008年12月,已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划分,统一了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统称为居民户口。
户籍制度的调整,对城市化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城乡人口流动,有力地瓦解了二元结图2
1978年以来的人均GDP水平(上方曲线)
和城市化率(下方曲线)
在城市化率与产业结构(增加值以及就业比
城市化率与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呈重)关系方面,
显著负相关;与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呈显著正相关;但与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无相关关系。在与从
城市化率与第一产业从业业人员比例的关系方面,
人员比重呈显著负相关;与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弱正相关;而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呈显著正相关。在固定资产投资与城市化率关系方面,城市化率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房地产投资均呈显著相关。
下一篇:食物血糖生成指数表_F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