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及策略(4)

时间:2025-02-24

学段衔接研究

二、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原因

1.教学方法的差异使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适应不了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 在小学,英语教师基本上是采用直观法组织教学活动。小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而到了初中之后,语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学生除了感知材料外,还必须理解语言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一旦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吻合,学生就适应不了理性思维的学习方法,英语的教与学就会相互脱节。

2.英语教学方式的差异是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重要原因。

小学英语内容简单、易学;考核形式单一,压力小,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是边学边玩。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利用游戏、唱歌、模仿等形式学习英语,正好适应了小学生好奇心强,好动、好玩的年龄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而当他们步入中学后,英语课程标准中“学唱英文歌曲”等趣味性英语教学方式也没有了,“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朝着培养中学生“初步学习英语的信心”转化。学生再也不会认为英语学习是“好玩”的了,而是作为一种“学习负担”。一旦英语教师没有注意这种变化,学生就会适应不了初中一年级的英语学习而导致以后学习的脱节。

3.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使教师难以把握教学难易度。

刚进入初一的学生,英语水平不像小学生刚学英语时那样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大部分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了英语学习,但有些由于小学条件较差,几乎没有英语基础,这就导致了学生在英语水平上的参差不齐,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如果不注意教学的衔接过渡,势必直接影响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4.社会、学校、家长对小学英语学习的认识偏差。对小学英语学习重视、条件好的学校,制订教学计划时,安排的师资力量比较强,课时比较多,学生受到的英语教学水平就比较高;反之,师资力量比较弱,课时比较少,学生受到的英语教学水平就比较低。很多家长还在业余时间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英语培训班,在我调查的对象中,我校有10%左右的小学生参加了各类英语培训班,但因为辅导教师教学理念不一,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小学生受到的教学水平也就参差不齐。

综上所述,从小学毕业出来的学生,其英语水平是相当不均衡的。差距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这是初中英语教师首先要面对的一个现实。所以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面对水平相差甚远的这批学生,如何在课堂上既要让基础差的学生迎头赶上,又要让英语水平好的学生学有所得。为此,每一位初中英语教师先必须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及策略(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