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险_制度背景_现状分析及战略意义(2)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农村养老保险_制度背景_现状分析及战略意义
渐出现“621”乃至“821”家庭结构,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客观上使得子女养老的比例在下降。(3)传统的养老观念受到冲击。
第二,土地保障养老功能已削弱。具体表现在:(1)可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据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全国可耕种的土地为12593万公顷,有666个县人均耕地在国际警戒线0.8亩以下,而且平均每年递减300万至400万亩。(2)失地农民亟待养老保障。据九三学社地区组织对5个城市25.5万家被征地农户调查显示,2002年被征地农民人均获得补偿按照当地目前物价水平,仅能维持基本生活两年半,而且还有5.5%的征地补偿不到位。这种补偿失地农民的做法,实际上不能解决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3)土地保障是附带经营风险的初级保障。靠土地养老的,具有双重的风险,一方面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土地的产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又面临农产品需求弹性小的制约,具有较大的市场风险。
第三,社区养老仅在少数地区存在。从我国由农村社区进行的养老保障现状来看,主要包括农村的“五保户”供养和农民退休养老两种形式。根据民政部2003年对“五保”对象进行核查发现,目前“五保户”供养主要存在供养经费难以落实,供养水平下降等问题。对于农民退休养老问题,在少数集体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或村,从集体积累中列支养老金,对已进行老年的农民按月支付一定养老金,建立了范围较窄、标准较低的农民退休养老制度。从劳动社会保障部的调研材料反映,目前这种类型的社区保障只是在我国农村极个别地区存在,做的比较好的也只有上海市。
第四,商业养老保险近乎为零。20世纪80年代初恢复的商业养老保险虽然是解决农民养老问题的一个途径,但由于受农民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制约,商业养老保险只是在我国少数发达地区的富裕农户中存在,多数农民被排斥在经济壁垒支外,人数微乎其微,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大局几乎不构成任何影响。
第五,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障缺失。长期以来,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且难以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从劳动社会保障部的调研情况来看,我国进入社会养老保障系统的农民工人数非常有限,农民工被排除在城市社会保险制度体系之外,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农民工获得养老保险的途径主要有四种,即购买商业保险、加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被纳入城市社会养老保险以及获得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等。
第六,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效果不理想。我国政府部门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进行试点和积极探索,政府曾期望该制度成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良方。但经过近20年的试点、实践和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并未达到政府预期的效果。其中主要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是:(1)覆盖面小、水平低;(2)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名义是“社会养老”保险,实质是以农民自己缴费为基础;(3)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资金拖欠、挪用、非法转移等现象较为普遍;(4)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5)与商业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6)适应性差,难以解决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农民工”、“失地农民”等养老保障的需要。
三、健全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战略意义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要求
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本质是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工农关系问题、城乡关系问题、收入差距问题、核心则是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农民利益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经营风除越来越大。一次风险就可以把一辈子的生产和生活积累全部赔进去。加之原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保障体系的解体,如果完全依靠家庭养老,风险很大。而我国现在建立和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就是变单一家庭养老为社会基本保障制度为依托,社区福利及商业保险为补充,家庭对老人照顾帮助相结合的适应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新体制。这一新体制的建立对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调节政府与农民的关系,缩小城乡差别,改善社会风气,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客观要求
人口老龄化以及养老保障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问题尤其严峻。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及其养老保障问题的重要性格外突出,而中国的经济结构及其特殊的经济转型期决定了其“重中之重”是中国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及其养老问题。无论是从绝对规模还是从年龄结构比来看,农村人口的老龄化程度都比城市更为严峻。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就规模而言,全国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超过5930万人,约占全国全部老年人口总数的70%。从城乡人口老化结(下转第13页)
上一篇:软件团队奖惩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