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试题及考答案5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单项选择题
第1题: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是()。
C:碳强度 D:碳深度 A:碳密度 B:碳丰度 第2题:()不是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
A: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有用量 B:注重开发新能源 C: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 D: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
第3题:( )是政府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职责。
A:生态责任 B:发展观 C:监督 D:追究制度
第4题:( )即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和认知。
B:可行性 A:认知性
C:可操作性 D:可承受性
第5题:从经济运行的动力条件和市场保证上看,经济运行又依赖于( )
C:投资 D:政府 A:消费 B:生产 第6题:离差值增大,表明候变化敏感性也( )。
C:不变 D:未知 A:增加 B:减小 第7题:只有( ),才是一种可以大规模使用的安全的和经济的工业能源。
A:风能 B:太阳能 C:核能 D:地热能
第8题:气候变化是由( )的变化引起的。
C:水系统 D:气候系统 A:生态系统 B:环境系统
第9题:( ),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在9至10月平均臭氧含量减少50%左右,并周期性出现。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第10题:( )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C:1994年 D:1995年 A:1992年 B:1993年 第11题:人体减少水分( )便会引起疾病。
C:15% D:20% A:5% B:10% 第12题: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为( )。
A:A模式 B:B模式 C:C模式 D:D模式
第13题:90年代初,我国476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近( )个。
A:100 B:200 C:300 D:400
第14题:( ),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其中对海洋环境保护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
A:1981年 B:1982年 C:1983年 D:1984年
第15题:人类用水量中,25%的消费被用于工业,( )以上则用于农场和牧场。
C:70% D:80% A:50% B:60% 第16题: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是指( )。
C:绿色营销模式 D:持续营销模式 A:产品营销模式 B:市场营销模式 第17题: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新技术属于( )。 A:降碳技术
B:零碳技术 C:消碳技术 D:高碳技术
第18题:技术创新行动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
C:逻辑性和偶然性 D:阶段性和层次性 A:创造性 B:天生性 第19题:一个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来源不包括( )。
A:生产要素 B:需求条件 C: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 D:国家战略
第20题:( )是用来衡量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结构状况。
C:能源利用指标分析 D:废弃物再生利用指标分析 A:水资源利用指标分析 B: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 第21题: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
A: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 B:只顾发展经济 C:充分利用科技
D:控制人口
第22题:解决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下加强和健全环境法制建设的主要障碍和“瓶颈”因素不包括( )。
A:环境法律制度的创新 B:环境法律机制的调整 C:多立法 D:环境法律观念的进步
第23题:低碳经济的实质是( )。
C:制度创新 D:发展观的根本转变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立清洁能源结构和清洁能源机制 B:技术创新 第24题: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不包括( )。
A:复杂性 B:不可积累性 C:广泛性 D:潜在性
第25题:我国光伏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最终还要归于( )。
C:技术进步与创新 D:积极拓展国内应用市场 A:产业内部结构升级 B:构筑光伏产业发展的管治体系
二、多项选择题
第26题:企业生态伦理是指在处理企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 )的总和.
C:法律
D:道德实践 A:伦理原则
B:道德规范
第27题:碳中和技术主要包括( ).
C:低碳设备技术
D: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 A: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
B: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
第28题:富营养化是由于( )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积聚,使水生生物,特别是水藻类过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现象。
A:氢
B:氧
C:氮
D:磷
第29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 ).
C:洪涝
D:雷暴 A:厄尔尼诺
B:干旱
第30题: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出现了三种不同模式包括( ).
A: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自发战略转型模式
B:具有一定技术经济基础的资源型地区战略转型模式
C:中西部跨越式战略转型模式
D:中东部跨越式战略转型模式
第31题:循环经济外部的约束力是系统外围因素对系统( )施加的压力或约束力.
C:资源约束
D:国家政策法规 A:政府宏观战略
B:绿色理念
第32题:冯之浚制定了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总体框架包括( ).
C:生态环境子系统
D:消费者因素 A:经济子系统
B:社会子系统
第33题: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
C:管理障碍
D:制度障碍 A:理论障碍
B:观念障碍
第34题:低碳经济的现 …… 此处隐藏:133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综合安防系统设计方案
下一篇:毛概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的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