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氨酸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时间:2025-04-20

茶氨酸是茶叶的特征氨基酸,占茶叶中氨基酸总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其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调节脑神经递质代谢、降血压等的功效。本文综述了茶氨酸的理化性质、测定、提取、生理功能以及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

茶氨酸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付静 李新生 惠翌昕

(陕西理工学院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摘要] 茶氨酸是茶叶的特征氨基酸,占茶叶中氨基酸总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其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调节脑神经递质代谢、降血压等的功效。本文综述了茶氨酸的理化性质、测定、提取、生理功能以及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 茶氨酸 理化性质 测定 提取 生理功能 应用

茶氨酸(N-乙基-γ-谷氨酰胺,L-theanine)是1950年日本学者酒户弥二郎首次从绿茶中分离并命名的,是茶叶中的特征氨基酸,也是茶叶的呈味物质。由于茶氨酸在茶叶中的含量较低,不易提取,所以多年来人们对它的研究甚少。随着茶氨酸人工合成技术的日益成熟,茶氨酸才逐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在工业上,茶氨酸可以作为绿茶风味的改良剂和缓解苦味剂,并作为功能成分添加到食品药品中,开发功能食品和功能药品;茶氨酸具有降血压、辅助抑制肿瘤、松弛神经等作用。本文将对茶氨酸的理化性质、测定提取、生理功能以及在食品工艺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1、茶氨酸的理化性质

至今为止人们在茶叶中已发现25种氨基酸。其中茶氨酸一般占茶叶干物质总重的1-2%,约占氨基酸总量的50%。它属酰胺类化合物,自然存在的茶氨酸均为L型,纯品为白色针状结晶,熔点是217-218℃(分解),极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无水乙醇和无水乙醚,水解度呈微酸性,有焦糖香及类似味精的鲜爽味,研究证明它的含量与茶得品质密切相关。经安全性实验表明茶氨酸安全、无毒、在摄取量上没有任何限制 。

L-茶氨酸结构式

2、茶氨酸的测定

茶氨酸的分析方法有多种,有传统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层析法、薄层色谱法、气象色谱法等。近十年来随着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迅猛发展,分析速度、灵敏度和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该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氨基酸分析领域。

2.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测定茶叶中茶氨酸含量的常用方法。

标准溶液配制:准确称取20mg茶氨酸对照品于10mL容量瓶中,用水溶解,定容,得质量浓度为2g/L的标准储备液。分别准确移取上述储备液0.1,0.5,1.0,2.0,4.0,5.0mL于[2]

茶氨酸是茶叶的特征氨基酸,占茶叶中氨基酸总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其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调节脑神经递质代谢、降血压等的功效。本文综述了茶氨酸的理化性质、测定、提取、生理功能以及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

1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并定容,配制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样品处理:准确称取1.5g粉碎的茶叶或0.1g茶叶提取物,加入30mL水,在80℃的水浴锅上加热40分钟,冷却,离心,过滤,滤液加水定容至50mL,然后经0.45μm水膜过滤,滤液待用。

采用的色谱条件:C18色谱柱,以0.05%(体积分数)三氟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mL/min,进样量10μL,紫外检测波长203nm,柱温30℃。每次进样分析后用乙腈冲洗色谱柱10min,然后用流动相平衡色谱柱约10min,至基线平稳。

茶氨酸质量浓度在0.02-1g/L内,其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

1.75ng(S/N=3),回收率为97.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方法精确、灵敏且易于

[3] 操作。

2.2分光光度法

称取3g(准确至0.001g)磨碎试样于500mL锥形瓶中,加沸蒸馏水450mL,立即移入沸水浴中,浸提45min(每隔10min摇动一次),浸提完毕后立即趁热减压过滤,滤液移入500mL容量瓶中,残渣用少量热蒸馏水洗涤2-3次,并将滤液滤入上述容量瓶。冷却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准确吸取试液1mL,注入25mL容量瓶中,加0.5mL pH=8.0缓冲液和0.5mL2%茚三酮溶液,在沸水浴中加热15min,待冷却后加水定容至25mL,放置10min后,用5mm比色皿在

[4]570nm下测定吸光度。

2.3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取5mL具塞试管,加入0.5mol/L pH9.5硼酸钠缓冲液1mL,乙腈1mL,茶氨酸标样或待测样品1mL,内标D-正白氨酸(IS)20μL,2、4-二硝基氟苯20μL,振摇混匀后,置50℃水浴中反应25min,反应液用于毛细管电泳分析。

电泳缓冲液的组成:0.03mol/L pH9.8硼酸钠缓冲液,内含brij35和异丙醇。开口石英毛细管:总长度为65cm,有效长度为60cm,内径为50μm。电压:28kV。温度:17℃。进样:压力进样为5s。

[5]该方法还可以同时检测茶叶中的茶氨酸、咖啡因和儿茶素类。

3、茶氨酸的制备

3.1沉淀分离法

利用沉淀分离茶氨酸时,用热水提取茶叶,过滤,用盐酸将绿叶调制pH3.5,加入1%的壳聚糖溶液去杂,用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脱色及出去大分子物质,洗脱液经浓缩后调节至中性,加热至70℃,在搅拌下加入碱式碳酸铜,得紫色沉淀物。用1mol/L硫酸溶解沉淀物得茶氨酸-硫酸铜混合液,通入足量的硫化氢气体以去除铜离子,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沉淀硫酸根离子,抽滤得茶氨酸溶液,经减压浓缩和真空干燥,得茶氨酸粗品;最后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和干燥,得白色针状结晶 …… 此处隐藏:464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茶氨酸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