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能(DANONE)2013校园招聘求职大礼包(5)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达能(DANONE)2013校园招聘求职大礼包
光明乳业20.01%的 股权,这些企业都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是行业的排头兵。其中乐百氏品
牌基本上退出市场。达能还有将中国豪门啤酒厂等收购后再高价卖出的案例。
事实说明,达能在中国并购企业的目标有多重性:一是尽力取得对公司的控制权,成为
自己的摇钱树,
二是资本运作,待价而沽。
达能在中国的经营业绩并不十分出色,这可能和其管理能力有关。2000年,达能收购
中国饮料第二的乐百氏后,原创业时期的领导班子很快走人,新 领导不了解中国饮料市场,
内部难沟通,经营方针僵硬,结果连年亏损,企业衰退,导致大规模裁员。达能曾把深圳益
力与乐百氏纯净水进行整合,效果也不好。
达能控股上海正广和后,硬性变更了董事会组成,以多于中方一票的优势,并牢牢掌握
总经理任命权,遂控制了正广和,从此,正广和的经营也每况愈下。
1997年,达能以不光明的手段控制了娃哈哈51%股权。娃哈哈掌门人宗庆后一直抵御
着达能对经营的干预。双方约定:品牌不变、董事长不变、退 休职工待遇不变、45岁以上
职工不许辞退。但“由于当时对股权、商标、品牌的意义认识不清,使得娃哈哈的发展陷入
了达能精心设下的圈套”。
总之,达能并购中国企业后的惯用手法,就是控制企业经营权,清洗中方创业者,冷冻
民族品牌。此后,光明和汇源在与达能的合资过程中,都不希望自己重蹈乐百氏覆辙。
光明牌鲜牛奶在全国的占有率为35.4%,鲜酸奶全国市场占有率18.1%,均排名第一
(2006)。光明乳业上市前,达能持股 3.85%,2007年增至20.01%。在六年中,达能将对
光明的持股增加到20.01%,但控股光明的企图始终未能如愿。达能与光明乳业合资之初,
同 意光明部分使用“达能”商标与外观设计(至2011年9月),但只能在两个品种使用。光
明曾违反协议在别的菌种上也使用“达能”商标,达能一直不表示异 议,等光明股改时才以
“违反协议”为由大做文章,要挟增持股份,否则起诉。这样达能如愿以低于市价1/3的价格
增持光明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2007年2月,达能在汇源果汁IPO时行使优先认购权,将所持汇源果汁的股份由22.18%
增持至24.32%。汇源随即行使“超额配售选择 权”额外发行了6000万股,再将达能持有股
份稀释到21.3%,华平、荷兰发展银行、香港惠理基金所持股份也相应稀释到8%。
当前,大量外资涌入国内,在给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
响,特别是外资已经从最初的合资合作演变到了越来越多的收购、控股各个行业的龙头骨干
企业,从而构成垄断,控制我国的经济,直接威胁到相关产业发展和经济安全。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
员会李国光认为:达能公司实际上已经对中国的饮料业进行了垄 断,严重违背了国家六部
委《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关于“并购方在中国营业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
境内资产拥有30亿元以上,境内企业超过 15家,必须报经国家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审
查”的规定。可以对达能进行反垄断调查,采取法律手段强行解除其垄断地位。
达能在中国的表现,给我们一个最重要的教训是:都说合资可以带来“外国先进的技术
和管理”,但中国本土企业能做到行业排头兵的程度,一定有自己 独到之处,是外资学不了
的。外资参股中国企业不一定能带来最好的“管理”。一方面我们过于吹捧外资企业,使他们
过于自信,另一方面我们不善于总结自己在艰 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过度的自卑就成为“崇
洋媚外”,走向反面。
从达能的案例还可以看到,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和外资打交道时,必须牢
牢保持自主经营权,敢于维护中方权益,否则后果必定不妙。尤其要重视对自主品牌的权益
的保护,这是最可珍视不容轻言舍弃的“企业主权”,意味着捍卫独立自主的固有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