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群算法及其应用研究(8)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第1章绪论
^B
图1-2蚁群寻找食物的过程
Figurel-2Processofantsforagingforfood
径的蚂蚁也随之增多,表现为一种信息正反馈的现象,即某一路径上走过的蚂蚁越多,后来的蚂蚁选择该路径的概率就越大H1。蚂蚁个体之间正是通过这种信息交流机制来搜索食物源,并最终沿着最短路径行进。
基于以上的蚂蚁觅食行为,意大利学者DorigoM等在1991年第一次提出了蚁群算法嵋’61。1996年DorigoM等又发表了另一篇奠基性的文章“Ant
optimizationbyaSystem:colonyofcooperationagents”m,该文系统地阐述了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还将其与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爬山法等进行实验仿真比较,并把蚁群算法从解决对称旅行商问题(TravelingSalesmanProblem)扩展到解决非对称旅行商问题、指派问题及车间作业调度问题,同时也对蚁群算法中初始参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做了初步探讨。在此之后,蚁群算法迅速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宽,针对原算法的改进的成果也大量涌现。
1.1.3蚁群算法的发展
DorigoM等提出了第一个蚁群优化算法,即蚂蚁系统(AntSystem,简称AS)并成功应用于求解TSP问题,其实验结果表明AS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发现较好解的能力,但其存在的缺陷也很明显,如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停滞等。随后许多学者对如何改进基本的蚁群算法进行了研究,如基于蚂蚁等级的蚁群算法嘲。随后,DorigoM等又提出了Ant-O算法叫,该算法用伪随机比例状态转移规则(Psuedorandomproportionalstatetransitionrule)替换AS算法中
rule),使得该算法在的随机比例选择规则(Stochasticproportionalchoice
构造解的过程中能更好地保持探索(exploration)和利用(exploitation)之间的平衡,另外算法还引入了全局信息素更新中的精英策略。在Ant—Q算法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