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中医学中药部分期末考试重点含中药复习题
时间:2025-02-22
时间:2025-02-22
临床医学生基础中医学考试中药部分适用
【辛温解表药】
麻黄:
功能主治:
发汗解表——外感风寒表实证(感冒)
宣肺平喘——喘咳证
利水消肿——水肿兼表证
发汗平喘利水
桂枝:
发汗解表——外感风寒表证
温通经脉——寒凝血滞诸痛症(痛经)
助阳化气——痰饮、蓄水证
平冲降逆——心悸
发汗通经,助阳降逆
生姜:
发汗解表——风寒感冒
温中止呕——胃寒呕吐
温肺止咳——风寒咳嗽
【辛凉解表药】
薄荷:
疏散风热——风热表证
清利头目——头痛目赤
利咽——咽喉肿痛
透疹——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疏肝解郁——肝郁气滞
菊花:
疏散风热——风热表证、温病初起
平肝明目——目赤胀痛、头痛目眩
清热解毒——疔疮肿毒
柴胡:
疏散退热——表证发热,少阳证
疏肝解郁——肝气郁滞证
升举阳气——气虚下陷所致的脱肛、子宫脱垂【芳香化湿药】
(广)藿香
芳香化湿——湿阻中焦
和中止呕——呕吐
发表解暑——阴暑及湿温初起
【利水渗湿药】
茯苓:
利水渗湿——水肿
健脾——脾湿
安神——心悸、失眠
车前子:
利尿通淋——水肿、淋证
By Yan
临床医学生基础中医学考试中药部分适用
渗湿止泻——湿热泄泻,小便不利
清肝明目——目赤、翳障
清肺化痰——痰热咳嗽
【利湿退黄药】
茵陈蒿:
清利湿热——湿疹
利胆退黄——黄疸
【清热泻火药】
石膏: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温热病气分证,肺热喘咳,胃火上攻锻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疮疡不敛
知母:
清热泻火——温热病;肺热咳嗽
滋阴润燥——阴虚燥咳;骨蒸潮热;阴虚消渴
【清热燥湿药】
黄芩:
清热燥湿——湿热病证,肺热咳嗽,热病烦渴,少阳证
泻火解毒——痈肿疮毒,咽喉肿痛
止血——血热吐衄,便血崩漏
安胎——胎热不安
清热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
清热燥湿——湿热病证
泻火解毒——火热病证,热毒病症,胃火炽盛证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清热解毒——痈肿疔疮,热毒血痢
疏散风热——外感风热,温病初起;暑热病证
连翘: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温病初起
疏散风热——外感风热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
清热凉血——温热病症;血热出血症
养阴生津——津伤口渴及消渴;津亏肠燥便秘
【清虚热药】
青蒿:
清虚热——温病后期、余热未尽或热病后期低热不退
退骨蒸——阴虚发热,骨蒸潮热
解暑——暑热外感,发热口渴
截疟——疟疾寒热
【消食药】
山楂:
健胃消食——肉食积滞
By Yan
临床医学生基础中医学考试中药部分适用
行气散淤——淤阻引起的胸腹疼痛、痛经;泻痢腹痛,疝气痛【攻下药】
大黄:
泻下攻击——积滞便秘
清热泻火——血热吐衄,目赤咽痛
凉血解毒——热毒疮疡,水火烫伤
逐淤通经——淤血诸证
利湿退黄——湿热泻痢、黄疸、淋证(热毒泄黄淤湿)
【温化寒痰药】
半夏:
燥湿化痰——湿痰阻肺,咳嗽痰多
降逆止呕——胃气上逆,恶心呕吐
消痞散结——痰热阻滞,心下痞满
外用消肿止痛——瘿瘤痰核(化痰止呕,散结消肿)
【清化热痰药】
川贝(母):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阴虚劳咳、久咳痰少咽干
散结消肿——瘰疬痰核
桔梗:
宣肺祛痰——咳嗽痰多、胸闷不畅
利咽——风热犯肺,咽痛声嘶
排脓——肺痈咳嗽胸痛、咯痰腥臭
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温里药】
附子:
回阳救逆——亡阳证
补火助阳——脾胃虚寒所致脘腹冷痛、大便稀溏
散寒止痛——风湿麻痹所致关节疼痛
回阳救逆亡阳证,补火助阳关节痛
【理气药】
陈皮:
理气健脾——脾胃气滞所致脘腹胀满;呕吐、呃逆;胸痛
燥湿化痰——痰湿咳嗽
香附:
疏肝解郁——肝郁气滞肋痛,脘腹疼痛
理气宽中——脾胃气滞所致脘腹胀痛
调经止痛——月经不调,痛经
【活血祛瘀药】
川芎:
活血行气——血瘀气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祛风止痛——头痛
丹参:
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腹痛凉血消痈——疮疡痈肿
By Yan
临床医学生基础中医学考试中药部分适用
宁心安神——热伤营阴,心烦不寐
【止血药】
白及:
收敛止血——内外出血
消肿生肌——疮痈初起
三七:
化瘀止血——出血证
消肿定痛——跌打损伤,淤肿疼痛
白及止血生肌,三七止血定痛
【补气药】
人参:
大补元气——虚脱证及元气虚衰证
上一篇: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下一篇:未来在自己手中——读《心愿》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