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复习资料
时间:2025-04-04
时间:2025-04-04
生物科学类专业 普通动物学 复习资料
原腔动物
假体腔:又称次生体腔或原体腔,位于线虫等动物体壁与消化管之间,无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覆盖,仅有体壁中胚层而无肠壁中胚层,是由胚胎时期的囊胚腔发展形成。
完全消化道:发育完善的消化管,即有口有肛门,如线虫消化道,新鲜食物由口进入,消化后出残渣由肛门排出。
原腔动物的特征
假体腔动物在体壁与消化管之间有原体腔,有完善的消化道,即有口有肛门;排泄管有腺型和管型,属原肾型,体表被角质膜,雌雄异体,神经系统简单。
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
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胚层的分化
原口动物以端细胞法(裂体腔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
环节动物门
1、同律分节: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构成,称为分节现象。体节与体节间以体内的隔膜相分隔,体表相应地形成节间沟,许多内部器官如循环、排泄、神经等也按体节排列。环节动物除体前端两节及末一体节外,其余各体节形态上基本相同,称为同律分节。
2、次生体腔:即真体腔,环节动物的体壁和消化管之间有一广阔空腔,即次生体腔,是由早期胚胎发育时期的中胚层细胞形成左右两团中胚层带,继而裂开成腔,逐渐发育扩大,其内侧中胚层附在内胚层外面,分化成肌层和脏体腔膜,与肠上皮构成肠壁;外侧中胚层附在外胚层的内面,分化为肌层和壁体腔膜,与体脯上皮构成体壁。次生体腔为中胚层所覆盖,并具有体腔上皮或称作腔膜
3、闭管式循环:为较完善的循环系统,结构复杂由纵行血管和环行血管及其分支血管组成。各血管以微血管网相连,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不流入组织间的空隙中,构成了闭管式循环系统,血液流动有一定的方向,流速恒定,提高了运输营养物资及携氧机能。环毛蚓属于此种系统。
4、后肾管:典型的后肾管为一条迂回盘曲的管子,一端开口于前一体节的体腔,称肾口,具有带纤维的漏斗;另端开口于本体节的体表,为肾孔。后肾管除排泄体腔中的代谢产物外,因肾管上密布微血管,故也可排出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和多余水分。如环节动物沙蚤。
5、链状神经系统:此神经系统集中,体前端咽背侧有一对咽上神经节愈合成的脑,左右由一对围咽神经与一对愈合的咽下神经节相连。自此向后伸的腹神经链是由二条纵行的腹神经合并而成,在每节内形成一神经节,整体形似链状,故称为链式神经。脑可控制全身的运动和感觉,腹神经发出神经至体壁和各器官,司反射作用。环毛蚓具此种神经系统。
生物科学类专业 普通动物学 复习资料
6、担轮幼虫:环节动物海产种类的个体发生中,具担轮幼虫阶段。幼虫呈陀螺形,体前端顶部有一束纤毛,有感觉作用,基部有感觉板和眼点;体中部有2圈纤毛环,体不分节,原肾管,原体腔,神经与上皮相连,与成体形态和内部结构相差较大。担轮幼虫期及其变态在动物进化上具有重要意义。如环节动物沙蚤有此幼虫期。
7、体表呼吸(皮肤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于体表湿润薄膜中,再渗入角质膜及上皮,到达微血管丛,通过血液循环,运送至身体各组织。呼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则与上述相反,二氧化碳经血管运送到体壁,再扩散到体表,并排入空气中。这种经体表所进行的呼吸,称皮肤呼吸。环节动物环毛蚓属于此种呼吸方式。
8、环节动物门主要特征:1)身体分节,同律分节占优势,2)有真体腔,多具闭管式循环系统,有的体腔退化形成血窦(开放式),排泄器官为后肾管,3)多具刚毛,有的具疣足,
4)具链状神经系统,自由生活种类感觉器官发达,穴居种类则退化,5)雌雄同体或异体,生殖腺来自中胚层的体腔上皮。海产种类多数有担轮幼虫期。
环节动物由于有以上的一些主要特征,使环节动物在动物演化上发展到了一个较高阶段,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特别是身体分节使动物发展的基础,而且有了刚毛和疣足,使运动敏捷,次生体腔出现,相应地促进循环系统和后肾管的发生,从而使各种器官系统趋向复杂,机能增强;神经组织进一步集中,脑和腹神经链的形成,构成链状神经系统,感觉发达,接受刺激灵敏,反应快捷。如此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向着更高的阶段发展。
9、身体分节和次生体腔的出现在动物演化上的意义:身体分节,体外分节,体内也相应分节,而且许多内部器官如循环、排泄、神经等也表现出按体节重复排列的现象,不仅增强了运动机能,而且对促进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又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生理分工的开始。因此分节现象时无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一个极重要的标志。次生体腔的出现,是动物结构上一个重要发展。消化壁有了肌肉,增强了蠕动,提高了消化机能。同时消化管与体壁为次生体腔隔开这就促进了循环、排泄等器官的发生,使动物体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各种机能更趋完善。环节动物次生体壁内充满体腔液,体腔液在体腔内流动,不仅能辅助物资的运输,而 …… 此处隐藏:402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AZ767-1A-5DS中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