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6)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学生: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老师:为什么?
学生:由测量出的线段长度相减可知。
老师:我们可以把“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作为定理来应用。
老师:出示习题:下面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并说明依据是什么。(1)3,4,5,(2),8,6,14,(3),17,16,15,(4),5,5,11。
学生:判断(1)(3)能
老师:依据呢?
学生:依据是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老师:正确。
剖析:以上只是重表层的口头回答形式,轻深层的思维活动的过程,众所周知测量在实际的操作中带有一定的误差,而要得出:“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千真万确的定理,又岂能仅仅只是这带有误差的工具所能阐释的呢?因此,我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老师“只关注答案,而没有倾听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忽略了对学生思考方式进行教学指导的单向的做法。因为只让学生知道答案或结果,老师无法看出其思维过程是否恰当或考虑是否全面;老师没有给出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学生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学会学习的;同时也约束了学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老师不应该仅仅停留于从学生口中得到问题答案,如果叫学生任意选用三根木条(如长短可以分别设计为:l dm、2 dm、3 dm;2 dm、3 dm、4 dm;l dm、l 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