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五年制高职语文教育定位的再思考(4)

时间:2025-04-20

3.语文教育浓郁了校园文化氛围

语文教育要与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有机结合起来。高职语文的课堂教学不能脱离社会现实点,解决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比如,在校园的一些宣传栏中出现的各种宣传材料、张贴的各种通知、启事、海报等,都应该规范,不能出现错别字、语病及格式上的问题。同时,校园中的一些宣传警示牌也应更富有人情味,而不应该过于生硬。另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辩论比赛等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写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这也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一部分。不仅如此,语文教育对校园企业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媒体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三、加强五年制高职语文教育的对策分析

1.重建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语文教育目标

于漪老师说过,汉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工具。可见,有形的文字,传承着无形的人文精神,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很久以来,高职语文教育过于强调“工具性”而忽略了其人文性的内涵。当然,提倡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并不是说要忽略语言文字自身的工具性。没有语言文字的功底,又怎么去读懂文章的人文性?因此,要把握二者的关系,在强调工具性的同时要挖掘文化内涵和情感因素,使我们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在人文思想上得到升华。

2.在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培养的同时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所谓语文人格教育,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培养,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的活动,这一活动是在语文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创设育人环境,在语文知识、语文技能习得的过程中,塑造健康人格。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比之其它教材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能陶冶人的情操;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认知结构;语文教学中的伦理道德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伦理结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审美结构。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既是发展人的个性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自身的需要,离开了人的情意开发,语文能力的培养不可能真正实现。

对五年制高职语文教育定位的再思考(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