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疗法_一种重要的心理治疗方法(4)

发布时间:2021-06-06

归因应用

归因疗法——一种重要的心理治疗方法 刘永芳等53

到自己心率加快的被试,将以此作为自己不怕

蛇的证据,虽然他们实际上很怕蛇。结果发现,在这组被试中,凡是对实验者伪造的心跳声深信不疑的人,都报告自己不怕蛇,而那些觉察到自己听到的心跳声是伪造的体外噪音的人,则较少这样的反应。很显然,相信主试伪造的心率的被试,同时也相信自己面对蛇时心率未曾加快,是自己不怕蛇的证据或表现。来自内部的真实的信息,被来自外部的虚假的信息否定了。总之,该项研究表明,虚假的反馈信息,不仅能够使人们确认自己的情绪状态,而且也能够使人们否定自己的情绪状态。

Valins和Ray的上述研究对心理治疗的意义已经不言而喻。如果来自外部的虚假信息真能代替或否定来自内部的真实信息,息,]一词,意义。Ross等人首先让被试预期,他们将会受到轻微的电击,以引起他们的恐惧感。然后再通过指导语进一步控制被试的恐惧感:告诉一组被试,实验中出现的噪音,将会使他们的耳朵产生轻微的阵鸣(非恐惧组);告诉另一组被试,这种噪音将会使他们吓得发抖(恐惧组)。事实上,提供给两组被试的噪音是一样的。在噪音出现时,给被试轻微的电击,并要求他们做两种作业:完成一种作业使他们得到物质奖励,完成另一种作业使他们避免电击。结果发现,非恐惧组被试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可以避免电击的任务上,而恐惧组被试则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可以获得奖励的任务上。Ross指出,所以会产生这种结果,是因为获悉噪音将引起恐惧反应的被试,可以把实际上由电击引起的生理反应,归因于噪音这种来自外部的刺激,不认为他们自己害怕电击,因此宁愿用更多的时间获得奖励,而不愿回避电击;相反,获悉噪音不会引起恐惧反应的被试,当受到电击时,没有理由将由电击引起的生理反应归因于噪音,只好相信自己真的害怕电击,于是宁愿选择回避电击的任务。总之,被试对生理状态的归因不同,导致了其行为的不同!Ross明确地指出,让人们将消极的经验归因于某种情绪上中性的因素,有助于提高他们随后在类似情境中应付有关恶性刺激的能力。归因疗法应该被用来训练患者打破消极的情绪体验和某种并非一定会引起这种情绪体验的客观刺激之间的联结。例如,可以通过训练恐怖症患者不再把他们的恐惧反应归因于恐怖刺激(如,蜘蛛、蛇等),而将其归因于特定的药物之类的中性的刺激,来纠正其不适当的情绪反应。

运用误归因技术于临床实践的最好的尝试,是对失眠症的治疗。Storms和Nisbett(1970)用来检验假归因疗法临床效果的试验,[16]。像上述各,信。他,并联想出许多带有情绪色彩的思想和观念。这种联想将会增加他们的情绪激活水平,使他们更加激动,以致难以入眠。如果失眠者能够将他们自发的情绪唤醒归因于某种中性的因素,那么带有情绪色彩的思想和观念就会较少产生,他们也不至于变得如此情绪化和焦躁不安。基于这种考虑,Storms和Nis2bett给他们的失眠症患者一种药物,告诉其中的一半被试,这种药物将会使他们在半夜里醒来;告诉另一半被试,这种药物将会使他们安定下来。由于药物是虚假的,可以肯定,这些被试将会发现,他们还像往常一样难以入眠。但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其中的一些被试就能够将他们的失眠归因于药物这种不带情绪色彩的中性因素了。Storms和Nisbett发现,相信药物将使他们半夜醒来的被试报告,他们更易于入眠了,而相信药物将使他们更好地入眠的被试却报告,他们仍然难以入眠。前一组被试显然将原先持有的对自己失眠症状的内归因,置换为药物这种外部因素,因此心理上更坦然了,从而也更易于入眠。

Storms和Nisbett的研究表明,原先仅在实验室中使用的假归因技术完全可以走出实验室,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去。这种技术是相当简单的、廉价的,但又是相当有效的。在此之后一些研究者试图用这种技术矫正口吃、抽烟习惯等症状,有的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有的则不

归因疗法_一种重要的心理治疗方法(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