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明清史学:经世与考据(上)(16)

时间:2025-07-08

第十一讲 明清史学:经世与考据(上)

旨,具有发凡起例的总纲 性质. 性质. – 第二,由于宋代学派林立,师承学统头绪纷繁,《宋元学案》 第二,由于宋代学派林立,师承学统头绪纷繁, 宋元学案》 于每一学案增设一表,使该案卷的师承学统关系一目了然. 于每一学案增设一表,使该案卷的师承学统关系一目了然. – 第三,《宋元学案》在每一学案之后,多载时人或后人评论, 第三, 宋元学案》在每一学案之后,多载时人或后人评论, 议论持平,使观者明其主旨得失. 议论持平,使观者明其主旨得失.

72

(三)王夫之的史论

王夫之 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 1619-1692,字而农,号姜斋,因晚年隐居于 衡水西岸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 衡水西岸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 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明亡,举义兵于衡山, 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明亡,举义兵于衡山, 后投身桂王永历政权,遭奸党打击,又闻母丧, 后投身桂王永历政权,遭奸党打击,又闻母丧, 遂返故里.不服清朝"剃发" 改易姓名, 遂返故里.不服清朝"剃发"令,改易姓名,匿 于徭洞.晚年定居衡阳石船山,隐居著述. 于徭洞.晚年定居衡阳石船山,隐居著述.一生 著述百余种, 读通鉴论》 宋论》 著述百余种,《读通鉴论》和《宋论》为其史论 代表作. 代表作. 王夫之的著作一直到1842 1842年以后才由后裔刻成 王夫之的著作一直到1842年以后才由后裔刻成 船山遗书》18种出版 后由曾国荃补刻成72 种出版, 72种 《船山遗书》18种出版,后由曾国荃补刻成72种, 250卷 计250卷.

73

论》,《周易外传》,《张子正蒙注》,《船 周易外传》 张子正蒙注》 山诗文集》等等著作.他一生著作百余种, 山诗文集》等等著作.他一生著作百余种,凡 三百余卷,包括哲学,史学,文学, 三百余卷,包括哲学,史学,文学,政治等各 个方面. 个方面.

74

及张( 及张(载),朱(熹)遗书,玩索研究, 遗书,玩索研究, 虽饥寒交迫, 虽饥寒交迫,生死当前而不变",暮 羸多病,腕不胜砚,指不胜笔, 年"体羸多病,腕不胜砚,指不胜笔, 犹时置楮墨于卧榻之旁, 犹时置楮墨于卧榻之旁,力疾而纂 他满怀爱国主义精神,写下《 注".他满怀爱国主义精神,写下《读通鉴

夫之隐居期间, 读十三经, 夫之隐居期间,"读十三经,二十一史

《读通鉴论》,就《资治通鉴》所载自战国至五 读通鉴论》 资治通鉴》 1300余年的历史进行评论 分析历代成败兴亡, 余年的历史进行评论, 代1300余年的历史进行评论,分析历代成败兴亡, 盛哀得失,褒贬人物,总结经验,引古鉴今. 盛哀得失,褒贬人物,总结经验,引古鉴今.探 求历史发展进化规律,寻求民族复兴的大业. 求历史发展进化规律,寻求民族复兴的大业.是 夫之史论的代表作. 夫之史论的代表作. 全书60余万字,30卷 每卷以朝代为别, 60余万字 全书60余万字,30卷.每卷以朝代为别,每 代以帝王之号为目,每目下分若干条, 85目 代以帝王之号为目,每目下分若干条,共85目, 900条 另在卷末附《叙论》 约900条,另在卷末附《叙论》4篇,叙其写作意 图和主导观点. 图和主导观点. 《宋论》15卷,详论有宋一代历史得失,体例如 宋论》15卷 详论有宋一代历史得失, 读通鉴论》 以帝王之号为目, 《读通鉴论》,以帝王之号为目,每目下分若干 条.

75

王夫之史学思想

第一, 第一,经世致用的史学追求

– "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 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 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 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 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 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 – "汉光武抚千余万之降贼,使各安于井

第十一讲 明清史学:经世与考据(上)(1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