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分析(5)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比较新的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汇总
5年中集团在制药领域所做的最大投资,包括去年10月底正式投入运营的在天津注册资本为9200万美元的工厂和投资金额达1.36亿美元的苏州工厂。
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近年来吸引了以罗氏、史克必成、勃林格殷格翰、美敦力、奈科明、麒麟等为代表的数十家跨国制药企业,形成了“扎堆效应”。以中洋海洋、乔源、先锋药业为代表的大型国企,以绿谷集团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以微创医疗器械为代表的海外留学生企业也纷纷进驻张江,与外国同行同台竞技。
据了解,世界前20名的跨国制药公司都已在中国合资办厂,有的还拥有了自己的独资企业。在目前中国最大的500家外资企业中,医药企业占14家,其中外方控股的有13家。西安杨森外方控股52%,天津中美史克外方控股55%。对于近年筹建的合资企业,外方往往要求拥有90%以上的股份。
从产业投资向研发投资转变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执行会长于明德说,近十年来跨国制药企业在全球的资产重组和市场瓜分已告一段落,世界制药巨头大规模进入中国的行动已经完成,世界前20大制药公司都已在中国投资设厂。现在开始,跨国公司逐渐从原来的注重产业投资向注重研发投资转变。
瑞士罗氏公司也在中国设立其全球第五家研发中心,2004年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营,建成后的第一年就有四五十位中国科学家在新的研发中心工作。
实际上,罗氏是两年来继诺和诺德、阿斯利康、礼来、施维雅之后,第五家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跨国药企。专家指出,这表明跨国制药公司已瞄准了中国“物美价廉”的科研人才、某些领域雄厚的科研基础和丰富独特的疾病资源。
国内医药行业一位资深专家指出,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主要是为了节约成本,因为在中国招募同等水平的科研人员,报酬比在国外招人低得多,而且,中国的临床成本也低很多,总体算下来,所节约的成本就很可观。
中国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刺激了跨国公司,中国研发人才的高素质、中国医科院校和医院的高水准也对跨国公司有很大的吸引力。另外,中国拥有56个民族,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疾病谱比较广泛,这一点对药品研发十分重要。
虽然有观点认为,跨国公司加大在华的研发投资,将使原本就创新能力不足的中国制药业彻底沦为新药研发战场上的“看客”。可是专家们却并不同意这么说,跨国公司不可能单独完成一种产品研发的全过程,它可能研发出一种化合物,而相关的临床试验和动物试验就只能交给中国企业来做,中国企业就可以从中学到东西。所以,跨国公司加大在华的研发投资“总的来说是件好事”。
把原料药的生产重心转移到中国
资料显示,不少跨国公司已把中国作为自己的生产中心。尤其是中国原料药的生产,已在全球制药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上一篇:烟草弱势群体客户管理办法
下一篇:六一活动主持词开场白结束语